台湾文化产业概况

谢谢 能介绍一下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及代表企业吗

  台湾把文化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台湾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经过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社会经济面临全面转型,为了适应电子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观点,期待以文化创意来提升整个台湾的制造业,推进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总体营造”计划非常值得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个计划奠定了台湾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所谓“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即通过社区自主提案,实施文化设施基础调查,了解社区文化历史脉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和设计,并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获得了生长空间,形成了自下而上、民间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脉。与此相关的另一特点是,利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项目进行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加工的基地,比如在考察中所见的彰化县董坐石砚艺术馆、台北县木雕工艺坊和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其基本模式都是利用本土化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虽然它们中的个别有官方补贴,但主导者一般都以民间为主。以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为例,该区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这是一个利用历史古建,通过对台湾街区场景的再造而开发的集艺术、旅游、休闲和餐饮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消费场所,它以怀旧的主题,实现了产业化的升级改造。由此可见,无论是园区还是基地,其内容建设都离不开创新性的创意设计,否则就是空壳。另外,还需具有“复制的真实”,而非虚假的真实,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更不能忽略细节的营造。这些,正是目前肇庆端砚文化产业需要关注和思考之处。

  宽容尊重,展示多彩文化。台湾社会开放,为各种文化形态留存和生长提供了沃土,文化现象丰富多彩,经过整合包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本土文化观光产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台湾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划定相对独立的的居住区,鼓励保留并协助挖掘、发扬台湾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服饰、语言、耕作方式、建筑风格、歌舞形式,甚至开辟了台湾少数民族电视台。同时,给予相当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区面向游客开放,形成了十多个异彩纷呈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既避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中流失湮灭,也有效地解决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就业收入;二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台湾当局将荷兰殖民时期、清朝统治时期、日治时期、蒋氏治理时期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领事场馆、陵园纪念堂稍加修复,原样保存,配以解说系统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面向居民和社会开放,形成了点多量广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点,让历史记录真实地保存与再现,也极大地增强了台湾人文景观的吸引力;三是宗教文化,台湾宗教信仰自由,尤其是佛教十分盛行。各财团法人、家族兴建和信徒捐建的寺庙遍布全岛,有“庙比人多”之称。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造筑精美,投资巨大,且都有较好的地方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支撑,免费向游客开放,使之成为台湾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探视台湾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

  台湾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不少成功之处,但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有的文化部门过度的商业化色彩对文化本身有侵蚀;有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不到位;私人占有的文化遗址缺乏合理的社会机制推动发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