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片《撞死了一只羊》好看吗?如何评价万玛才旦的这部电影?

如题所述

《撞死了一只羊》个人认为是一部具有导演自己想法和深度的文艺片,如果你喜欢万玛才旦的电影风格,那么也会喜欢上这部电影,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详解:

在《撞死了一只羊》里,万玛才旦用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比《塔洛》更为写意的完成了自己的艺术表达,其在轮回下一展的救赎,复仇间蕴藏的哲思,使电影虽然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体量篇幅的不足,但透过一段藏区公路之旅的展开,仍旧给观众留下了可足够被解构思考的空间。

正如电影直白明了的片名《撞死了一只羊》,这部电影的故事就是以无意撞死了一只羊的司机金巴为引,一面他执念要将死去的羊带入寺庙超度,一面是他与一心复仇,同名同姓杀手金巴的偶遇。两条线索成为了电影推进剧情的张力,然而这部电影的写意之处就在于它并非一部会让人去揣测结局的作品,故事是尤为简单的,但电影所预承载的内核寓言却并不简单。

在电影中司机金巴撞死了羊,不仅为羊超度,还给于这只羊藏族最高的礼遇——天葬,但反过来却为了讨好情人花钱去买别人宰好的羊,由此不难发现万玛才旦所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执拗讲原则的人,给予被撞死羊礼遇是源于信仰,而花钱买羊则是生活的需要,羊的故事不仅在不经意间赋予了司机金巴以实态,也是电影的第一层寓意所在。

《撞死了一只羊》在创作上其实融入了两个故事,在羊的故事之外,另一个则是一篇名为《杀手》的短篇小说。我虽然不曾看过这两部原著,但很明显能感受到在电影中两个故事其实是近乎独立存在的,而两个故事的衔接点就在于同名的司机金巴和杀手金巴上,两人身负截然相反的宿命,司机金巴是无意撞死了羊,而杀手金巴则是为了复仇而要杀人,电影借这一反差之笔所一展的救赎也就在于此。

“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也许你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也会成为你的梦。”是电影中出现的一句藏族谚语,也是电影对其所呈现内核的诠释,本怀揣复仇宿命的杀手金巴,在看到仇人孩子的那一瞬间放弃了仇恨,因为杀戮其实不但无法消除仇恨,反会将仇恨无休止的轮回延续下去,而司机金巴的梦中它手刃了杀手金巴的仇人,看似无解怨念在梦中的解脱,是救赎,更是万玛才旦对藏族传统文化中真善的突显。

除开电影的内核,这部由王家卫监制,采用4:3画幅的作品,在镜头表现和色彩上也显得尤为出色,而从一分为二的金巴到西藏秃鹫、雪山、湖泊的高原之色,隐喻使电影成为了一步能靠细节去推动的作品,如若不考虑到两个短篇故事合力后的体量仍旧很小的问题,这部作品透过光与影间对人性的刻画,其实已然很好的具备了一部文艺片独具匠心的艺术表达。

万玛才旦的《撞死了一只羊》是荒诞的,也是现实的,在这部电影中他仍旧将藏人最为淳朴的生活以真实的呈现,而由此电影也完成了从“写实”到“写意”的升华。

文/梦里诗书 个人评分:7.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5

《撞死了一只羊》透过2位同样名为金巴的角色互相交织的命运,缓缓牵扯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的故事。电影第一个镜头中,荒凉的西藏平原上,一台卡车缓慢孤寂的前行,奠定了电影前半部沉缓苍凉的调性。

卡车司机听歌、在路旁小解,日复一日的日常,直到撞死了一只羊打破了他生活中的宁静。电影在这里运用了好几个宽广的风景与角色特写的交叉剪辑,广阔的荒原对应角色的渺小,搭配上好几个角度奇特的镜位,将角色的紧张、不安、下决定的煎熬表达得十分出色。摄影师吕松野以景喻情的功力可见一斑。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司机金巴继续上路,遇到了为报杀父之仇独自上路的康巴人杀手金巴。2人明显对比,司机壮硕、健谈、爽朗;杀手消瘦、木讷、阴沉,除了反映2人背景的不同(司机视女儿为太阳,且有情人在前方等他;杀手则孤单一人,依靠复仇意志生存),也带出了日后2人明显相异却又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影响的生命样态。

司机金巴抵达村庄卸货后的发展十分有趣。他跑到肉贩摊子去询问一只全羊的价格,接着跑到寺庙请僧侣替他帮撞死的羊超渡,并且付给僧侣一笔钱,刚好就是他从肉贩那边问来一只羊的价格,最后再将羊的尸体给秃鹰喂食。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更神奇且不可思议的是之后发生的事,他又跑回那个肉摊,向老板买了羊肉带去给他的情人,此时还打了折扣从一只变成半只。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矛盾,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啊!原本已经拥有一只羊的司机,因为受不了道德的煎熬,付了足以买下这只羊的钱请僧侣超渡它,却在事后又花了一笔钱买下另一只羊,多么诡异的一件事,且生命的价值可以这样以金钱做交换吗?

聪明的观众一想就可以知道,这样做不仅可能多害死了一只羊,且又让角色白白多花了2笔支出,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将撞死的那只羊拿去给情人呢?但这样做不符合角色的价值观念,他的信仰不允许他这样做。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在司机金巴的眼中,2只羊代表的意义是彻底不同的,一只羊是自己直接撞(害)死的,理应要对它的生命负责;另一只羊只被当成商品,它的死跟自己没有关系,只要付了钱就有了拥有它的权利。这才是角色的观念,才符合角色的正义与动机。角色并非愚蠢或不知变通,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和成长背景造就了他这样的观念,编导万玛才旦运用了这么一个荒谬的故事,指涉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可能更为荒谬的情形。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故事继续进行,2名金巴的故事再度交织在一起,司机金巴为了找寻杀手金巴来到餐馆又循线找到了杀手金巴的杀父仇人所开的杂货店,却直到电影结尾仍然没有找到对方。

在餐馆与杂货店这2场戏中,运用了一个特别的手法,当司机金巴打听到杀手金巴的消息时,画面会突然转换成黑白的,接着改以杀手金巴的角度呈现他所发生的事。这段穿插的黑白场景看似他人的回忆却又像是司机金巴本身的想像,因此我们透过这段画面不仅对杀手金巴进行理解却同时也加深对司机金巴的认同。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我们最后知道杀手金巴并未下手为父报仇,失去目标的他最后痛哭离去。可能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杀手金巴在见到仇人的妻女后,不忍心让她们承受跟自己一样的丧亲之痛,因而选择离去。复仇动作的完成透过命运的交织牵扯最后由司机金巴来执行,在最后一段狂乱鲜红的梦境影像里,司机金巴化身杀手进行刺杀,复仇成功之时也是2名金巴交缠在一起的命运获得解脱之时,同时也释放了仇敌的罪孽。

整体电影风格在写实中又添入魔幻的奇想与极度风格化的梦境,导演万玛才旦开发出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讲述藏人故事,不只新鲜独特,却更加深入人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3
只是结尾太残忍了一点,其实那个寻仇的康巴汉子被叫什么玛菈的老头反杀了,感觉结尾天葬的尸体应该是康巴汉子巴金的,而货车司机巴金去老头家的时候,老头的表情暴露了一切,但是司机巴金听着故事,赶紧驾车离开这个地方吧,所以司机巴金赶紧离开了,看着被天葬的康巴汉子巴金,货车司机更加紧张,轮胎又爆了,他抓紧换轮胎逃跑呀,换完轮胎实在太累了,睡着了,梦里他替康巴汉子巴金报了仇,他这种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使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19-05-25

这个片评分挺高的

很不错的在这里

您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