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斩杀貂蝉的故事,和曹操强抢他人妻有多大关系?

如题所述

在《三国演义》之前,还有很多关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杂剧,其中很多情节对历史进行了令人难以捉摸的"魔改",又很大的再创作的情节,但也算是极大丰富了一些三国人物的文学形象。其实《三国演义》在很大程度上就采用了元杂剧中的一些内容。在杂剧中有一出比较有意思的剧目——《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从题名上来看就非常清晰:关羽在某个月夜中杀死貂蝉。那么关羽和貂蝉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如何产生联系,这出戏剧中又讲述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关大王月下斩貂蝉》

关羽斩貂蝉的故事,在古代还是比较流行的,在元、明时期也确实有《关大王月下斩貂蝉》这个剧本,但是具体内容似乎已经佚失。而其他的一些关于关羽斩貂蝉的资料在网络上实在是有些难找,我只能完全参考京剧《斩貂蝉》的剧本来讲述一度流行的关羽斩貂蝉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攻破下邳消灭吕布的时候。而按《斩貂蝉》的故事情节,在下邳被攻破、吕布被斩杀之后,张飞擒获貂蝉送给关羽。这就让关羽和貂蝉两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引发后面的故事发展。

关羽让貂蝉进入军帐,询问她"历代褒贬之事"。貂蝉回答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周三杰";张良、韩信、萧何"汉三杰";三皇五帝、尧舜禹汤、伍子胥、钟无盐(即钟无艳)、孙膑、庞涓、乐毅、刘秀等等英雄人物,关羽非要让貂蝉评点虎牢关一战的英雄人物,导致矛盾的升级。

貂蝉为了活命,只能将刘备、关羽、张飞评为英雄。关羽又询问貂蝉对吕布的看法,貂蝉评价吕布"三姓奴",盛赞和吕布作战的张飞。貂蝉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关羽,然而她贬低自己丈夫吕布的行为却让关羽心生厌恶,于是关羽决定斩杀貂蝉。另外还有京剧《月下赞貂蝉》,前面的故事情节比较相似(不过背景换了,《月下赞貂蝉》的背景是刘备重占徐州被曹操击败,关羽投降曹操。曹操送关羽十个美女,其中就有貂蝉),但是结尾却是关羽念在貂蝉扳倒董卓的功劳上放过貂蝉。当然这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民间故事,我主要还是说关羽斩貂蝉一事。


关羽与貂蝉的联系

关羽是三国时期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的。貂蝉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只有一个与吕布有关系的董卓侍女可以算是她的原型,但也是一带而过,没有后续的记载。在《三国志平话》中出现了貂蝉这个人物,也有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连环计",但与关羽并没有任何交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关羽斩貂蝉的故事呢?关羽和貂蝉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呢?有一个人物大概是貂蝉的原型,那就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

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引注的《蜀记》当中有记载,当时曹操和刘备等人围攻下邳的时候,关羽向曹操请求娶秦宜禄的妻子为妻,曹操本来是同意的。但是在下邳即将攻破的时候,关羽又强调这件事,导致曹操的疑虑。曹操的疑虑很简单,也符合他的历史形象,他怀疑秦宜禄妻子有姿色,先一步将秦宜禄妻接过来,果然很漂亮,于是自己霸占了。这件事导致关羽内心中对曹操有所不满和畏惧,当然从后世人的眼中也是有碍于关羽形象的一件事。

《蜀记》中对这件事的原文是"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小编以为正常阅读的话应当是理解为秦宜禄的妻子的。而且这件事并不只有《蜀记》记载,《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引注的《献帝传》以及《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中全都记载了,内容更加详细和丰富,明确记载关羽和曹操竞争的是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按《献帝传》的说法是秦宜禄的前妻。

从现有的史料上来看,关羽顶多是与吕布部将秦宜禄妻杜氏有联系,然而明朝学者胡应麟却看走了眼,误以为《蜀记》的记载是"羽欲娶布妻,启曹公。"这就导致关羽和吕布的妻子产生联系。而根据《三国志平话》中的内容可知,在民间文学中已经存在貂蝉这个人物。这样一来关羽和貂蝉——英雄和美人就产生了交集。

关羽为何要斩貂蝉?

在历史上关羽终究是没有竞争过曹操,曹操纳杜氏,收秦宜禄之子秦朗为义子,秦朗后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这个和关羽没有关系。那么为什么会诞生关羽斩貂蝉这样一个故事呢?元、明杂剧《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已经佚失,小编对古代戏剧的了解不多,很多资料也非常难找,所以还是从京剧《斩貂蝉》的内容以及一些推测来解释。这个解释没有史料的支持,所以基本上见仁见智。

上面小编也提到过了,关羽与曹操竞争杜氏这件事,对关羽的形象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而至少到北宋的时候,民间对刘备集团的形象就报以同情和支持。"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关羽和张飞的形象也在逐步提高。很有趣的是在明朝之后,张飞已经成为一个善于书画、辞赋的文士形象,这显然不符合张飞的历史形象,是后世文人对张飞的增饰。那么有碍于关羽形象的争夺杜氏的事情会不会在民间进行符合关羽伟丈夫形象的再创作呢?这个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虽然关羽竞争的是杜氏,但是从胡应麟误读《蜀记》的情况来看,关羽争夺吕布妻的说法很可能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另外貂蝉这个人物相对于杜氏也更具备小说色彩。我认为这是貂蝉和杜氏角色转换的原因。京剧《斩貂蝉》中有"春秋内尽都是妖女婵娟"的独白,这明显是一种轻视甚至敌视女色的态度。关羽斩貂蝉的故事,或许是为了"弥补"他追求杜氏的历史事件(尽管在汉末三国时期这种事情非常常见)。

另外关羽斩貂蝉的最大原因是貂蝉为了乞求活命夸赞张飞、贬低吕布。貂蝉曾经是吕布的妻子,却向关羽献殷勤,骂吕布是"三姓奴"。关羽斩杀貂蝉,无疑是对这种行为的否定,强调女性的从一而终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现代人看来是一种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但在古人眼中却是迎合了士人对女性的要求。明朝人有一首《见有演关侯斩貂蝉传奇者感而有述》中对此可见一斑。"心心托汉寿,语语厌温侯"导致"腥血溅吴钩",最后还抒发"宁如楚虞姬,一死不徇刘"的感慨。第一是塑造关羽不近女色的形象,第二是树立女子的贞洁观念,这或许是关羽斩貂蝉的两个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是没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这个故事说实话很有可能是作者写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