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萨达姆雕像之人如今为何还想重塑雕像?

如题所述

2002年,伊拉克国内进行了一次备受瞩目的选举,在经过唱票之后,萨达姆侯赛因以百分之百的得票率延长了自己的总统任期,这是萨达姆在伊拉克广受支持的象征。

首都巴格达挤满了游行庆贺的人们,萨达姆通过电视讲话 ,向伊拉克的国民做出了自己的许诺:让人民富强起来,让伊拉克成为中东的雄狮,让世界对伊拉克给予足够的尊重。

萨达姆这一激昂精彩的演讲,更为庆贺的人群注进了盛大的激情和鼓舞,不过在六个月之后,还是在巴格达的街头,还是同样的市民,还是同一种的庆贺方式,但主题却变成了:欢迎美国军队开进巴格达。

萨达姆被伊拉克所抛弃了,石像也被毁坏

在这一年的年底,萨达姆也从提克里特的地窖中被美国士兵揪出,成为了美国的战俘,前后不过一年时间,一个获得广受爱戴的连任总统,在自己的国土之上,成了入侵者手下的囚犯,对于很多的伊拉克的人民来说,却不会对萨达姆表示同情,因为他们认为,正是萨达姆的独断专横,才阻碍了伊拉克的发展,没有萨达姆的未来,伊拉克会变得更好。

在萨达姆逮捕后,伊拉克人民开始损毁国内四处竖立的萨达姆雕像,其中最大的一尊,位于首都巴格达的市中心,这尊雕像的倒塌也随着影像传遍了世界媒体。

随着萨达姆在法庭的审判,关于他的残暴行径更是让伊拉克人民愤怒,虽然到最后,法庭认为绝大多数的指控都没有事实的支撑,不过还是判处了这个国家元首的死刑。

当伊拉克人民终于可以自主的规划未来时,却没有想到,未来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

在美国以自由的名义将残垣断壁的国土交还给伊拉克人民后,没有了萨达姆这只大老虎,突然便涌出来很多要当“山大王”的猴子,他们各自划分着地盘,手中拿着美军遗留下来的武器,在萨达姆在位时销声匿迹的组织,也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战后的伊拉克开始招兵买马。

他们让已经融入现代文明的女性,重新包裹上了黑纱,让那些勤劳朴实的工作者,失去了工作岗位。 本来以为没有萨达姆会更好的市民,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失去的是一个做实事的领导者,伊拉克虽然打破了萨达姆的枷锁,但他们在一片的废墟和四处飞射的子弹中,没有迎来了美国人所谓的“自由”生活。

重新塑造雕像

从萨达姆下台后,伊拉克的经济开始呈现断崖式的跌落,而且跌落似乎还没有达到它的终点,当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储蓄已经因为不够一年的生活支出时,但上街买菜都要随身带着枪支,防备被人掳到基地组织做人体炸弹时。当女性发现自己一直享有的教育和兵役的权利被剥夺后,甚至连汽车都不能驾驶,只能做一个生育机器时。到了这个时候,人们看着倒塌的萨达姆雕像,才会留下泪水。

在2010年进行的一次巴格达街头采访中,随机采访的人中,都对萨达姆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些怀念巴格达的人中,或许也是当年站在街头欢庆美军的巴格达市民。

随着伊拉克局势的越来越糟糕,虽然当局严禁任何地方出现萨达姆的雕像,但那些被推倒的残座周围,越来越多的人用鲜花来祭奠这个曾经被憎恨的领导人。

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不但极力推行世俗化,并且在教育和医疗方面都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佼佼者,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很多人会翻出八十年代的伊拉克大学生照片,来和如今的伊拉克社会做对比。

也许有一天,当伊拉克政府不再约束民众对萨达姆的怀念,那么倒塌下的雕像,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重建起来吧。

萨达姆或者不是最好的领导者,但他在伊拉克的统治,却让伊拉克至少看起来,比美国干预后的世界,更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这大概也是对那场战争,最大的讽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