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表现诸葛亮心胸宽广的段落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在蜀地隐居时,刘备三次来访请他出山相助的经历。其中,诸葛亮在第三次相见时,表现出了其心胸宽广的一面。下面是相关段落:
“亮曰:‘当日之言,皆为国事,非关私怨。丞相不怪。’此言既毕,满座皆惊。傅士仁因起立曰:‘先生此言,开口见胸臆,行间显意态。今才第三见,即此显达,妙绝当世。此乃文和武略,识量超群之士也。’”
这段话中,诸葛亮表示当日之言皆为国事,非关私怨,表明他的为人处事高度看重国家利益,不受私人感情影响。傅士仁听后,更是大加赞赏,称其为“开口见胸臆,行间显意态”,并称他是“文和武略,识量超群之士”。这表明诸葛亮既有卓越的才智和能力,又有广博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是一个具有非凡领袖魅力的人物。
这段话也表明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胸怀,他在刘备三次拜访之后,没有因为刘备的种种表现而感到不满或愤怒,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平和的态度。这种宽广的心胸和大局观,成为他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宝贵的思想财富,即“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是广大人民所推崇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6
诸葛亮三顾茅庐,不能说有多大的胸襟,只能说是诸葛亮在试探,因为他本来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但是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当中,大家都是在争夺地盘而无长远之规划,而恰在此时呢,刘备呢,又没有前进的方向,他迷失了方向,像因为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这时候怎么办呢?别人告诉他,也就徐庶告诉他,要让他找诸葛亮,这时候呢,看到了前方的一盏明灯,所以他厚着脸皮,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寻找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