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一般都采用什么导线

如题所述

分裂导线指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即每相导线由几根直径较小的分导线组成,各分导线间隔一定距离并按对称多角形排列。

而且布置在正多边形的顶点上。普通分裂导线的分裂根数一般不超过4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数一般取3~4根。

分裂导线一般是将每相导线用2-4根截面较小的导线组成,分导线间相距0.2-0.5米,可以起到相当于增大导线直径的作用,比总截面相同的大导线,不容易产生电晕,送电能力还高一些。

分裂导线主要有应用于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的线路上。一般是220kV为2分裂,500kV为4分裂,西北电网750kV为6分裂,1000kV为8分裂。

扩展资料

随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发展,为保证远距离输电与提高输送容量时,需降低线路的电抗,减少电晕的有功功率损耗,减少对无线电及通信线路的干扰影响。

防止电晕的办法就是减少导线附近电场强度,目前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大导线的直径,随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及输送容量越来越高,需要增加的导线直径越来越大,这对线路架设十分不利,技术上增加困难,经济性也较差,导线直径不可能增大许多。

因此工程上需采用分裂导线来解决此问题,既把每相导线分裂成多根(有2、3、4、6、8根等)方式,来相应增大每相导线的等值直径,相分裂导线的等效直径大,于是分裂导线起到降低导线附近电场的效果(因相同条件下导线的等效直径越大,导线表面的场强越小)。

从而降低线路的电抗(增大等效直径,电感减小、电容增大,阻抗减小),减少电晕,减少了线路的损耗和对无线电、通信线路的干扰,同时增加了线路对地电容和线间电容,非常经济的增加了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的功率因素,减少了线路末端的电压。

采用分裂导线的方式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另外从交流集肤效应也会提高允许电流)、减少线路损耗及提高电能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因此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相分裂导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裂导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