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沉痛的心情和一双哭红的眼睛,我走进了教室。我手里除了一个优盘,什么都没有,学生惊讶地望着我。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不想上语文课。我们来看一看汶川地震的情况。”同学们脸上有些激动。我打开了自己刚刚从网上找到的关于汶川地震的图片和文字——倒塌的断壁残垣、鲜血淋漓的受伤者、悲痛欲绝的父母、舍生救学生的老师、用身体保护孩子的母亲,还有几首写给地震中的孩子和母亲的诗歌。我让学生大声读出这些文字,同学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有学生悄悄地低下了头,有人眼眶渐渐红了,朗读的孩子声音也渐渐哽咽……
材料展示完了,按捺住被伤痛再度冲击的心情,我缓缓地说:“这些图片和文字老师每次看到这些都会忍不住要哭,刚才也有很多同学落泪了。大家有没有想过,除了灾难本身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心痛落泪,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我。“其实,这些资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截取了灾难中最能打动人的瞬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随后我再度和学生一起回顾图片进行比较——空洞的死亡数据固然能显示灾难的惨重,但废墟中伸出的一只呼救的手却更能让人心惊;横七竖八的孩子尸体确实惨不忍睹,但满目疮痍中一张未写完的试卷却更能催人泪下;灾民们对解放军的感激之情可以展现的场景很多,但刚被救出的小男孩郎铮在担架上所行的队礼却最能打动人心……凡此种种都向我们证实了,正是因为这些记者摄取了众多场景中最感人、最突出的一瞬间,才让我们感同身受痛心垂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