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工作场所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措施

如题所述

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文森特·帕里罗等人在《当代社会问题》(华夏出版社)中提到,现代女性需要男性更多的不仅仅是出色的事业能力,还需要一种尊重。而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在其第一本国学书籍,即《论语别裁》中从传统中投射出男女和谐相处的一种良方:相敬如宾。这无疑都提到了“尊重”。

何谓尊重?尊重是一种男女之间的个人品质与修养,更是一种彼此社会互动的前提。也正如我们与朋友之间的相处与谈话,需要尊重她者信仰,观念的不同,服饰与装束等,也需要尊重他者的话语等。这也就是说,给他者一个舒适的空间,一个彼此缓冲的地带,一个可以释放与收缩的条件,那么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夫妻,还可能有家庭暴力吗?同样,尊重所带来的社会正能量也比比皆是。如果女性发言者的研究是不足的,不能说干脆不屑一顾,或者说她们的理解是肤浅的,就匆忙的下定义。其实,从古代的女神雅典娜到近现代的女性学者,如汉娜·阿伦特,波伏娃,包括俄国女性沙皇卡特琳娜(虽然其杀死了自己的亲人与丈夫才坐上了沙皇的宝座,有违背于伦理)等,都是出色的女性,而往往很多成就并不是男性所能完成的。

这就需要重视她者的努力与付出,更需要认真的重视其“出色的地方”。但是,无论是古代的传统政治与现代的政治权力斗争中,貌似都让女性成为了工具,成为了获取权力的一种跳板。而女性与男性的斗争中,如果没有暴力的存在,那么很可能也就是女性的一场预先注定的胜利。但是,事实上暴力永远存在。这也就构成了不尊重的事实。男性所尊重女性,却成为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而女性也为此付出惨重,成为了“美人计”,“美女间谍”的替代品与充斥品。故此,反思这样的一种逻辑,继续深挖下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现状。

而无论是我们如何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首先必须改变的是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的一种对价值的扭曲。同样,当男性能够更多的,特别是基于中国逻辑下的男性权力阶层来更多的为女性(包括妇女,女童,女学生等)来诉求与呼吁,甚至是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或许女性被歧视与男女不平等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前提还是,彼此的尊重。(特别是对其权利与权益的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