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君子慎独的例子

如题所述

列举如下:

1、清代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日不收礼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烦,而夜深人静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叶存仁一定会收下。谁知,叶存仁见此情景,却挥笔赋诗-一首,将礼物退了回去。

2、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3、元代许衡心中有“主”

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许衡,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4、当代作家贾大山“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他曾在《灯窗笔记》一文中讲到赵清献的故事,并说:“我也想效法古人,昼有所为,夜有所告,以摄意心。告天?天无言。告地?地无语。告妻?夫妻相爱情深,难免护短。

踌躇间,看见小孙女,活泼可爱,一片天真,也懂事了,于是得一方便法门: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不敢告者则不为也。”连在小孙女面前不好启齿的事情都不为,可见贾先生律己之严。他扎根一隅,默默奉献,- -生勤勉,两袖清风。他这一-生,留下的不仅仅有独具气韵的文学 作品,还有比任何文学作品都感人的精神品质。

5、赵抃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表里如一,凡白天所为,必先于头天晚上,整衣正冠,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什么是不敢告天的行为呢?大至杀人越货、贪赃枉法的恶行,小至瞒天过海、欺人骗世的丑行,均是不敢告天、不可告人的勾当。不敢告,便不敢做,所以不为,说明赵抃有敬畏之心,敬天道,畏人言,守底线,持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历史上真正能称得上君子有几人?我们熟知儒家将人的生命境界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五种层次,圣人之中除了最具影响的孔孟荀墨老庄韩的“先秦七子”外,还有孔庙五圣的颜回、曾子和子思。

后世也封过很多世俗之圣,如书圣、画圣等,这些情操高尚的人只是在某方面出类拔萃,论整体境界还是略显不足。

正如修佛者比比皆是,能成佛的却寥寥无几,例如,六祖慧能曾听人念神秀所作《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首,指出神秀当时并没有做到明心见性,故不能见性成佛。

圣贤作为道德才智杰出者,所立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的精髓,供我们后人学习运用。除了“圣贤”外,我们能寻得到并作为榜样的就是“君子”了。

中国历史中称得上君子的人很多,似乎每个朝代都能找到几个。今天我们就从《论语》中来看看作为君子的标准都有哪些,和历史上那些能成为我们修身齐家的榜样的人。

《论语》中这样描述君子:“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意思就是说,君子心中必须要有仁爱,并将这种仁爱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仅有仁爱还是不够的,因为仁而不学则变的愚钝。

关于“仁爱”的例子太多,在这里就讲一个关于苏轼的小故事吧, 苏轼晚年花掉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时,恰巧遇到一位老妇,看她哭得十分伤心就问其原因,老妇说,她有一处老屋,刚刚被不肖儿子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老屋。于是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并让老妇的儿子将母亲接回旧居,并没把房款要回。

关于君子的定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君子,除了要有文化修养还要有谦和的性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25
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