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什么

是中国人拍的第一部 肯定不是李小龙的 之前还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1928版《火烧红莲寺》

相关介绍: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故事讲述了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之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红莲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功夫电影是1928版《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扩展资料

《火烧红莲寺》剧情介绍: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自幼多病的陆小青学成后返回家乡,后父母去世,便再次离家出游寻师。某日,陆小青至红莲古寺借宿,发现殿中许多鬼影向佛像礼拜,走近一看,莲座后面有一深穴,恶臭逼人。寺中的知客僧见陆小青发现了他的秘密,便威胁他归顺寺庙,受戒为僧。

陆小青不肯,知客僧欲杀小青,后见小青颇有武功,遂忽然遁去。小青欲出古寺,却发现四周都是铁壁。危急中,侠士柳迟从屋顶破梁而入,救出小青。路上,二人遇见军官赵振武,赵正在寻找失踪的长官卜文正。

原来卜文正为官清正,私访时被红莲寺的知客僧劫持,扣在一铜钟内,要把他活活饿死。柳、陆让赵振武回去搬兵,自己返回红莲寺打探情况,路上又遇到了红莲寺的庙主常德庆。常德庆发出的掌心雷令柳、陆无力招架,幸得女侠甘联珠赶来相助,使出梅花针绝技,打败了常德庆。

此时,赵振武已引兵围住红莲寺,经过一场激战,众人救出卜文正,破了地穴,但知园、知客二僧等却从地道中逃跑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红莲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1

电影界所公认的第一部武打片是1925年由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女侠李飞飞》,导演邵醉翁;主演粉菊花,林雍容,吴素馨


第3个回答  2010-12-03
火烧红莲寺》并不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武侠影片。在《火烧红莲寺》(一集)1928年5月13日在上海中央大戏院首映之前,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武打、侠义、复仇类影片已经出品了30多部。中国武侠电影的早期形态,其上限应该以1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车中盗》为始。后来相继有表现江湖女艺人救助苦难的贫民百姓的《女侠李飞飞》(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出品);有根据小说《七侠五义》改编的影片《五鼠闹东京》(天生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还有描写知恩图报、劫富济贫的响马传奇《山东响马》(友联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有取材于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宋江》(青年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有后来不断被重拍的《方世玉打擂台》(新人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有侠客互相协助,联合乡民,除掉危害乡里的寨主的《王氏四侠》(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有描写武松在狮子楼杀死西门庆为武大郎报仇的《武松大闹狮子楼》(大东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等等。中国武侠电影在经历了一个孕育、变化的历史过程之后,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根基上的武侠电影,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样式和特定的观众心理市场。《火烧红莲寺》是武侠电影日渐成熟、日渐规范的代表性作品,它是中国武侠电影走向类型化、标准化的标志,同时它又是中国武侠电影承传武侠文学、在银幕上塑造武侠神话的典范性作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火烧红莲寺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 黑白(无声) 11本
  编剧:郑正秋(根据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
  导演:张石川
  摄影:董克毅
  主演:萧英(知客僧)、郑小秋(陆小青)、夏佩珍(甘联珠)、谭志远(之圆和尚)、郑超凡(柳池)、高梨痕(卜文正)
  位于湖南浏阳、平江两县交界处的赵家坪,是历史上有名的械斗之地。浏阳县地方把头陆风阳在一次械斗中吃了亏,便托人介绍,让儿子陆小青拜昆仑派大师学习武功。
  自幼多病的陆小青学成后返回家乡,后父母去世,便再次离家出游寻师。某日,陆小青至红莲古寺借宿,发现殿中许多鬼影向佛像礼拜,走近一看,莲座后面有一深穴,恶臭逼人。寺中的知客僧见陆小青发现了他的秘密,便威胁他归顺寺庙,受戒为僧。陆小青不肯,知客僧欲杀小青,后见小青颇有武功,遂忽然遁去。小青欲出古寺,却发现四周都是铁壁。危急中,侠士柳迟从屋顶破梁而入,救出小青。路上,二人遇见军官赵振武,赵正在寻找失踪的长官卜文正。原来卜文正为官清正,私访时被红莲寺的知客僧劫持,扣在一铜钟内,要把他活活饿死。柳、陆让赵振武回去搬兵,自己返回红莲寺打探情况,路上又遇到了红莲寺的庙主常德庆。常德庆发出的掌心雷令柳、陆无力招架,幸得女侠甘联珠赶来相助,使出梅花针绝技,打败了常德庆。此时,赵振武已引兵围住红莲寺,经过一场激战,众人救出卜文正,破了地穴,但知园、知客二僧等却从地道中逃跑了。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中国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尽管它并不是武侠和功夫电影的始作俑者,但正是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银幕上的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等种种绝技,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的恶名。1931年,鉴于武侠神怪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不相符,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戛然而止。不过,一些导演遂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武侠电影的传统也在香港得到传承。
  剑光侠影的第一把火
  从《侠女》、《大醉侠》到《卧虎藏龙》、《英雄》、《功夫》,武侠片始终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眼中的形象代言,不过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李安捧起金像的那一刻
  ,他应该在道谢名单里加上80年前的一部电影的名字———《火烧红莲寺》。
  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的这部电影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无论是从技术积累的角度,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从此在剑光侠影中长大。
  1928年,《火烧红莲寺》。正是从这刻开始,侠客们才开始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把食指一举,那缭绕而上腾的一道白光便带着法术把你的宝剑无条件地向敌人作战”……这70余年的武侠神脉绵延至今,才有了今天迷倒世界的《卧虎藏龙》。而要解开那其中飞来飞去的玄机,却也定要回到当年的《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叫董克毅,堪称上世纪20年代的乔治·卢卡斯。他不仅创造出“接顶”法,把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与没有寺顶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还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的办法表现“剑光斗法”,在银幕上将人任意放大和缩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摄影技术。
  为了拍摄剑侠飞行,董克毅还翻了许多资料。他根据一本美国杂志上只言片语,凭着想象用土法子实验,想出了空中飞人的拍摄法。那就是中国武侠电影的传家之宝———吊钢丝。中国影人是如此喜欢和信任这项技术,以至把它发展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而当年扮演“红姑”的一代女星胡蝶,就是这样身着戏装、腰挂铁丝悬在空中,在巨型电扇吹出的大风吹拂下,衣袂飘飘,摄影机关再加上层薄纱,朦朦胧胧。胡蝶尽管心中怕得要命,脸上却作微笑状,衬之以名山大川的背景,如神似仙向观众飞来,令人惊心动魄、如痴如醉。
  《火烧红莲寺》到底火到什么程度?三年之内连拍18集,万人空巷!从第二集开始,《火烧红莲寺》干脆抛弃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原著《江湖奇侠传》,剧情更加天马行空———逃出红莲寺的知圆和尚联合崆峒派与昆仑派展开恶斗,双方剑仙各自施展绝技,钻天入地无所不能,胜负难分之下又互请高人,直杀得天昏地暗、鬼神同泣……这“佛道魔”三界互K的境界直让人想起后世盛极的“剑仙”一派。只可惜当时它被冠以“武侠神怪片”的恶名,因为当时全国只有3%的民众接受过近代科学教育,有 95%的愚民相信“怪力乱神”的存在,以至国民党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红莲寺”,武侠类型片的大火,就此南下香港。
  1935年3月,第19集《火烧红莲寺》在香港诞生。广告中写道:“赛铁拐神杖宝贝,豪光万丈,金罗汉摇袖祭神鹰,瑞气千条,活僵尸毒害向药山,散发吐雾,飞道人不敌吕宣良,断头喷血。”这格局,这气派,不就是70年前的《指环王》?
  口述影像:避世武侠的商业“原罪”
  当“古装片热”已见降温之时,明星公司异军突起,燃放了武侠神怪片的第一把火———《火烧红莲寺》,这把火一烧,竟使得武侠神怪片在影坛称霸长达4年之久。在武侠神怪片作为片种诞生前,单纯意义上的武侠片制作已经在中国影坛出现了。武侠片的诞生并不是基于某个人、某个电影公司的突发奇想,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武侠电影产生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是受当时美国西部片的影响,它所采用的视觉效果和带给观众的观影快感给了中国电影界灵感;二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武侠小说,文字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情节的描述很有镜头感,这为搬上银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火烧红莲寺》之前就有《车中盗》、《王氏四侠》等武侠片了,只不过影响不是非常大,而《火烧红莲寺》一拍就是18集,而且带动了武侠片走向了一个创作高潮。
  《火烧红莲寺》掀起的是第一次武侠片热潮,之所以盛行主要还是各电影公司基于商业上的考虑,发生地是在上海;第二次成规模的热潮,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港台地区,此时的电影人充分意识到了电影是高风险、投机性的商业产品,由胡金铨所代表的“文人武侠”到张彻强调男性情义的暴力武侠,导演的风格化展示越发凸显,在此期间还使武侠逐渐从“刀剑”向“拳脚”过渡;第三次高潮是在80年代初的中国内地,从1983年《神秘的大佛》开始,《武当》、《神鞭》等影片随后,到《少林寺》成就了这次高潮的最高峰;第四次热潮,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一批“新编”性的武侠片的拍摄为代表,《新龙门客栈》等电影使得两岸三地的电影人联手拍片,华语电影也进一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