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胎宽和窄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优点不同:

窄轮胎:

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声音轻。加速比较轻盈,油耗也比较经济。

相对来说,小型和紧凑型车如果想有较好的加速及更低的油耗的话,轮胎必然会窄一些,而性能型、豪华型的就比较宽一点。在选购车的时候,在保证基本刹车性能的前提下,关注油耗和“提速感觉”的车主还是选择窄轮胎比较好。

宽轮胎:

一眼看上去就非常大气,漂亮。胎面宽,抓地力会更强,耐受的侧向作用力也会更好,对行驶的稳定性有正面的影响,操控更稳健,拐弯和刹车制动也会更灵。

2、缺点不同

窄轮胎:

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减少了,抓地力就没那么强了,刹车性能表现不太出色。

宽轮胎:

不过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了,它的摩擦面积就会更大,产生的阻力也会加大,提速的时候就会相对慢一些,从而产生高油耗。方向盘转向也会重一些,如果不是静音强化的轮胎,胎躁也会更大一点。

3、轮胎的宽窄不同:

轮胎的宽窄,指的是每个轮胎的胎面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宽度。

一般来说,微型车的胎宽是125mm~155mm,小型车在155mm~195mm之间,紧凑型车大概在195mm~225mm之间,其他级别的车,按照相差30mm依次类推。

扩展资料:

窄轮胎具有很好的经济适用性,价格相对来说更便宜一些,而且车辆行驶起来会更轻盈,胎面越窄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就小,加速性能就会好一些,产生的胎噪小,油耗也更低,但在刹车性能和操控性上窄轮胎明显比不上宽轮胎。综合来看,窄轮满足日常城市道路的行驶是没有问题的,更适合家用车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1
摩托车轮胎宽附着力好,抓地强稳定性更出色,但轮胎过宽也会增加阻力,对油耗和加速性有不良影响,窄一些的轮胎相对省油加速好,但实际差别并不明显。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轮胎设计的宽与窄主要是为了匹配车辆的具体使用环境及使用条件。
宽胎设计重点考虑承重能力及行驶稳定性(典型的太子系列后轮),驱动轮的宽胎面设计增加了轮胎摩擦系数,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大牵引力及制动力。
窄胎设计重点考虑其灵敏的操控性和较低滚动阻力带来的低燃料损耗,所以多用作前轮和经济型摩托车。
第3个回答  2014-09-11
抓地力的区别,胎越宽,抓地越强,压弯也就越稳。
第4个回答  2014-09-11
抓地能力,载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