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的报纸发展史

如题所述


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西方的《每日纪闻》,都是古代的媒介,虽有现代报纸的雏形,但仍与人们普遍概念里的报纸有着非常大的出入。现代报纸有三大特性,即: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众发行。
16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时代。地中海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ette)在报纸的发展里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意大利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在这所城市里有个叫Manant的组织者,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发行这个Gazette的手抄新闻,在当时非常流行,这就是VeniceGazette。后来VeniceGazette改用手抄为印刷,加大了发行力度,被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并无太多新闻性质。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著名的维新变法派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强学会,并出版报纸《中外纪闻》(又名《万国公报》),这是早期的中国人所办报纸中影响力较大的。当时仅北京就已经有几十种各类报纸,日印量过千的规模。1900年后,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字号是:聚兴,聚恒,合成,信义,集文。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各报房都雇有报夫,一律穿蓝布长衫,肩上搭一条蓝布长袋,内装日报,健步如飞,分送各衙门、官员府第、大商号、钱庄等订户。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负责各类报纸的销售发行,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报刊发行及物流机构。由于联合报刊发行处的建立,在北洋时期,北京的报业中心也随发行处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国报》、《觉报》、《晨钟报》、《中国公报》等百余种报纸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产业。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 邸报编订后,经由驿递“传之四方”。驿递的方式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几种。南渡以后,为适应国防上的需要,又创设了摆铺制度,用于传送军机要务和赦书。邸报发出以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复制件以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宋代的邸报是否印刷,没有明确的记载,也缺乏留存下来的实物作为佐证。但至少有一部分邸报或邸报中的一部分材料是用雕版印刷的。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现存的宋代文献资料中,保存了不少有关这些人读报情况的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3
邸报是指由官府、富家大户或名门望族自己出版发行的与时政,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关的小报、杂志。邸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其规模和影响力主要在明清两朝发展壮大。以下是邸报的报纸发展史。1.晚明时期明末清初的邸报活跃在大都市、商业区、文化名城中。最著名的邸报是“开朝报”,由吴摩托创办于明朝末年,发行至清朝康熙年间,广受欢迎。其他邸报如“潞河大观”,“千金小报”等也在明末清初出现。2.清代初期清代是邸报发展的鼎盛时期,邸报数量不断增加。邸报的内容主要涉及官方政治、商业、文化、等方面。邸报的设置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政府机构和富家大户出版的邸报外,还有许多创刊于民间的邸报,如“广受远方台风居”、 “紫禁城晨报”、“用心窑报”等,被人称为“小报”、“营私报”。3.清代中期清代中期,邸报数量进一步增加,其中以“东华门外自由市场”的邸报最为繁荣。这些邸报的内容大多围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读者群体也更为广泛。其中最著名的邸报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古董报”和以文人墨客为主力的“钟山杂志”等。4.清末时期清末时期邸报发展趋于多元化,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有民生、杂谈、风俗、闲话等内容,读者群体也更加广泛。同时,许多邸报逐渐向民间转型,被视为民间的传媒媒体,如“女儿村报”、“曲阜朝鲜村报”等。总之,邸报历史悠久,是中国报纸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代的报纸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个回答  2023-05-13
邸报又称为私家报,是指私人或私人组织用自费创办的报纸。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但是,最早的邸报通常只存在于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内部,是一种由统治者雇佣的秘密通信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邸报更多地得到了普及和发展。19世纪初,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邸报正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媒体形式。这时的邸报,主要代表了民间利益和思想的声音,成为了政治和社会反抗的工具。其中著名的有《炎黄春秋》等。20世纪初,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邸报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邸报在国内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20世纪初期,邸报被认为是造反派起义的代表,因而被官方机构查禁。改革开放以来,邸报逐渐被重新审视,成为维护民间利益的媒体,对国家政策也有关键的反思与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奇闻异事等非主流内容的报道方面,邸报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第3个回答  2023-05-11
邸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私家报纸,主要由地主、官吏、豪门家族自己出版,用于宣传自己的家族及家族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邸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但真正兴盛的时期是在明清时代。明清时期的邸报数量很多,其内容涉及领地管理、家族赏罚、家族经济等多个领域。邸报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的情况关系密切,由于当时官府禁止私人出版报纸,邸报成为了民间知识交流平台的重要形式。邸报的出版方式也比较特殊,大部分是由家族的家长或家族成员亲自写作,再由专人抄写、传递。由于传递的方式比较简单,邸报的发行量比较有限,但它主要服务于地方精英,不需要广泛传播。随着近代中国的变革,邸报逐渐没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报纸,这些报纸使用新的印刷技术,发行量大,覆盖面广,邸报不再具有传达信息的优势。然而,邸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社会,特别是地方豪门文化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