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泾镇的发展情况

如题所述

因地处新泾港与吴淞江交汇处,航运向为繁忙,20世纪初,白利南路(今长宁路)、罗别根路(今哈密路)和林肯路(今天山路)等“越界筑路”相继建成,交通更显便利。30年代,镇四周天原化工厂等工厂创办,商业越趋繁荣,渐成沪西农副产品集散地,蔬菜市场长盛不衰。又为棉花集市,南自七宝、莘庄、龙华、漕河泾,北至黄渡、南翔、江桥、真如,西从蟠龙、诸翟、纪王、华漕方圆数十里棉花,车载船运至此转销,有“北码头”之称。40年代日伪期间,米市兴,几至户户设店、家家卖米。1949年,有224家商店、从业人员464人,其中米店29家、烟什店24家,南北什货店17家,茶馆16家,鲜咸肉在14家,点心店12家,棉布百货店11家,饭店和日用杂品店各9家,油酱店8家,豆腐店7家,砖灰砂石店4家。24家修船、榨油、轧粉、制酒、化工等工厂,36户作坊。50年代后,市面一度衰落,其后因该地区发展成为上海重要化工区,多条公交汽车线路开辟,成为沪西重要公交枢纽,吴淞江和新泾港舟揖繁忙,商市又趋繁荣。1956年尚有商店155家。50年代后商店逐渐移至蒲淞北路,70年代起集中于蒲淞北路、北翟路、北大街以东,形成商业“一条街”。1984年全镇有商店48家、个体商贩245户。集市贸易向称繁荣,有第二“十六铺”之称。1984年开设综合贸易集市场,占地6.4亩,摊位300余个,晨4时至下午6时叫卖声不绝,日人流量3万余人。全镇布局,镇中为商业区,镇东、镇西为工业区,镇南为文化区,镇东部分地区和镇西南为住宅区。1972年修筑的长265米,宽7米水泥路面蒲淞北路,两侧分列镇党政机关,百货、棉布、食品等店和银行、邮电局等,成为全镇中心。全镇11条街道不规则分布,19条弄堂迂回穿插。主要道路和市街有蒲淞北路、天山西路、新渔路、北翟路、哈密路、长宁路、天山路、蒲淞南路及东西大街、北大街,街道狭窄,弹石路面。居民住宅大多为平房和二层楼房。70年代起兴建哈密新村,新泾一村住宅区。1984年全部拆除搭建于抗日战争前后的吴淞江、新泾港畔约200户“滚地龙”棚房。全镇四周工厂林立,河流、空气污染严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