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介绍一下加拿大这个国家好吗?

如题所述

请问,介绍一下加拿大这个国家好吗?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国土面积为9970610平方公里,是西半球面积最大、全球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其面积比中国略大,相当于英国的40多倍,法国的18倍。最东点的纽芬兰省斯皮尔角在西经5度左右,最西点的育空地区边界在西经141度左右,东西长达5514公里。最南端伊利湖的米德尔岛在北纬41度左右,最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上的哥伦比亚角在北纬83度左右,南北宽为4634公里。
加拿大三面环海,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靠北冰洋及北极圈。大陆和沿海岛屿海岸线长达2万公里。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西北部与美国阿拉斯加州接壤,南界美国本土。加美两国国界线长达8892公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线。
加拿大拥有非常丰富的淡水资源,全国河流、湖泊众多。淡水覆盖面达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7.6%。主要河流有麦肯齐河、圣劳伦斯河、育空河、纳尔逊河、哥伦比亚河、萨斯喀彻温河、和平河和丘吉尔河等,其中麦肯齐河最长,为4241公里。加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北美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外,其它四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为加拿大与美国共有。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有36%在加境内。其储水量相当于全球淡水总量的1/4。
加拿大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带,约有1/5的领土位于北极圈内,将近有一半面积的国土为冻土。1月份全国2/3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8度左右。加拿大冬季比较漫长,从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春季很短,为4、5月份,夏季为6、7、8等3个月,秋季是9、10月份。加国土辽阔,各地气温差异较大。北极地区的温度每年只有几个月在0度以上,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西海岸由于受太平洋温暖潮湿的气候影响,夏季凉爽,比较干燥,冬季温和潮湿,很少下雪,即使下雪,通常当天也就融化了。由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挡住了温暖而潮湿的太平洋气流,使之无法抵达草原诸省的内陆平原。中部草原三省冬天寒冷,夏天炎热,降水较少。春雨和秋旱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佳的谷物种植地区,但该地区有时也受风蚀、雷雨、雹暴和不合时令的冬霜袭击。冬天有一种暖和而干燥的奇努克风对阿尔伯塔省南部有较大影响,这种风从落基山脉吹下来,可使温度一天内升高达16度之多。在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五大湖附近或圣劳伦斯河沿河地带,冬季有漫天飞雪,春季短暂,历史曾有过早在3月,最高气温就达28度的记录。夏季较长,雨水相对较多,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日平均气温约20度,夏季虽不十分炎热,但最高温度在30度以上,持续一周以上的热浪也常袭击该地区。加拿大沿大西洋地区是加境内气候变化最多的地区之一。冬季的平均温度变化很大,春季和初夏下雪量相当大,且常有雾。7月是最暖和的月份,温度在16-18度之间。
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金、银、铜、锌、铅、钼、钾盐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西北部多石油、天然气和金矿;东北部多铜、锌、铅、铀矿;南部多金、银、钼矿。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纷纷来到美洲,或建立殖民地,或探索通向亚洲的新航道。1535年,法国探险家加蒂埃把他发现的地方称为加拿大,为法国在北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当法国人在加拿大经营"新法兰西"时,英国人在今美国的东北部建立了新英格兰,并扩大为13个州。新法兰西的兴起与英属北美的发展产生了矛盾,于是,英法在加拿大进行了多次争夺战。七年战争结束后,1763年《巴黎和约》规定,法国把它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全部转让给英国。新法兰西从此成为历史,加拿大则成为英属北美的一部分。然而,法国语言和文化已在加拿大落户生根,魁北克的法裔民族主义问题一直遗留到今天仍未解决。英国人从法国人手中把新法兰西接管过来后,原想按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模式来改造加拿大,但魁北克的法裔人民强烈反对这种"英国化"的政策。英国政府调整对加拿大的政策,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 "魁北克法案",承认法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并保留法国统治时期的民法和其它制度。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魁北克,使它在美国独立革命中没有参与反英斗争。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大批在战争中支持英国的效忠派逃往加拿大,几乎使当时加拿大的人口增加了一半。不久,他们对沿用法国旧制度不满,要求取消"魁北克法案"。英国政府从美国的独立斗争中吸取教训,为了防止加拿大也发生类似的革命,它决定对殖民地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1791年英国议会通过取代"魁北克法案"的宪法法案,对英、法裔等各种居民的要求作出了某种让步,意在加强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直接控制,进而巩固其在加拿大的地位。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耿耿于怀,双方在美国西部边界及公海上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美国的扩张势力想乘机合并加拿大,在国内掀起一阵反英狂热,并在1812年对英宣战,兵分两路,攻入加拿大。这一时期由于英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加拿大的人口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英裔居民占了多数,殖民地社会更加英国化了。与此同时,日益流传的新思潮在美国革命的影响下,到19世纪50-60年代,各省联合起来,为发展经济和建立一个加拿大民族国家的努力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美国插手,1867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案》,并于同年7月1日生效。法案规定: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共同建立加拿大自治领,定都渥太华,约翰.麦克唐纳为第一任联邦总理。这样,7月1日就成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属北美法案》便成了加拿大的宪法。麦克唐纳执政头6年的最大成就是,把北美大陆北半部纳入加拿大版图,完成了自治领从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的领土拓展。1873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入自治领,成为加拿大的第七个省。1885年年底,横贯自治领全境的太平洋铁路终于修通,加拿大人不仅实现了从海洋到海洋的愿望,而且迎来了经济繁荣和移民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口翻了一番。加拿大西部大草原成了发达的农业区。西部的大发展必然导致行政区域的再划分。1905年,阿尔伯特和萨斯喀彻温在西北地区建省,成为加拿大自治领的第八个和第九个省。1914年8月,英国对德国宣战,加拿大跟着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加拿大将士在欧洲前线取得了辉煌成果,自治领人民则在后方作出巨大贡献。国内出现战时繁荣,工业部门的发展尤为显著。大战结束后,军工企业和技术人员均顺利地转向广泛的民用工业,为加拿大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战期间,英帝国的各自治领都在战争中作出了贡献,同时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也有所加强。在加拿大总理博登的带领下,英国的各自治领在国际组织中取得了独立代表权。1920年加拿大加入新成立的国际联盟。1931年英国政府正式承认自治领的独立地位,不久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加拿大正式成为英联邦的成员国。本世纪20年代末加拿大与其它欧美国家一样陷入了经济大萧条。这场经济危机给加拿大以巨大冲击,于是,加拿大社会变革的要求随之高涨,各种新的社会组织、运动和政党应运而生。加拿大长期以来由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1932年出现新的政党平民合作联盟等。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后,加拿大也于9月10日正式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法国溃败后,加拿大成为西方反法西斯战争中仅次于美英的第三大国。在战争期间,加拿大实际是同盟国的一个主要军火库和英国的海外生产基地。二战是加拿大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在许多方面对加拿大后来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1.加拿大的国力更加充实了,其本土不仅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而且成为战时的主要生产基地,新的军工体系使它成为强大的工业国。战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