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好初三英语

如题所述

如何做好初三英语中考复习教学

作为一名初三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英语备考总复习?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复习的最后阶段做到有条不紊?如何让学生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答卷?这些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在几年的迎考复习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扎扎实实抓基础,找到技巧好复习。考前得当有序地复习是取得好的教学成绩的条件之一。总结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自身体会使我们认识到:应着重从以下几个部分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第一部分 : 教师的复习思路
大家都很清楚,中考复习与平时的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在于那不仅要复习三年以来所学过的大量的语言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操练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它既不能完全离开教科书也不能完全依赖它;这不光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渊博而扎实的学科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套科学而独到的复习技巧,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应对社会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借鉴,对中考英语初步复习积淀了以下思路:
第一、必须找到适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水平和特点的、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促进全班英语成绩的整体提高。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一)把握政策 拟定复习计划
在进行正式复习之前,我们仍然有必要学习一下《课程标准》,弄清楚相关知识的等级要求,同时要吃透当年中考英语学科的说明要求,并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确当年中考英语的命题方向、内容和题型,明确复习重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进度,让学生对要复习的内容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中去。具体安排如下:
1.将所有课本的有用的知识加以精心梳理,重在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主要包括(1)重点词汇;(2)重要句型;(3)常用语法项目;(4)易见疑难辨析。
2.指导学生进行专项知识复习,分门别类,各个击破,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求有所提高和创新。根据近年中考的命题特点,大概应设计以下内容:(1)词法部分;(2)单项选择;(3)完形填空;(4)阅读理解。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不复习听力?以我个人的一贯做法和看法,听力不是复习的范畴而是训练的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一开始教英语,我们必须有这个训练,那么到了中考复习阶段你不可能花上整节课的时间去做,而是每周安排二至三节课的开始或最后的十分钟左右时间来练习,所以不能称作“复习”。
3.综合复习、模拟测试阶段。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复习,重在检查学生对前几个阶段所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并根据反映出来的信息及时进行补差补漏,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记忆。熟话说“举一反三”,科学记忆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复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知识教给学生不同的记忆方法,十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常见的有“分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其中“联想记忆法”是我最欣赏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 (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succeed---succeeded; 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ness; etc.)
(三)指导学生摸索解题技巧。纵观现代各种英语测试,能力测试占了相当重的比例,即听力、判断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绝大多数英语测试卷的主体结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在各类练习中随时予以点拨,更要有一定时间的专题解题技巧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切记提醒学生不要死记硬背,重在开阔视野,培养语感,摸索技巧。
第二、注重研究教法,让复习省时、高效。
(一)、教师要备好每一节复习课。
在复习过程中,不管复习的是基础知识,还是语法要点;也不管是专题训练,还是是试卷讲评,教师本身必须事先要对所授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精心准备,钻研好、钻研透《课标》、教材及考试说明,把握准知识的难度与广度。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普遍性的错误,一定要及时予以补救。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切不可抛开教材,过早过多地进行所谓标准化训练,盲目追求学生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因为英语测试目前来说还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运用,尤其是中考,更何况在我们这类情况十分复杂的地区!
(二)、正确处理好集中与精讲的关系
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张思中先生集几十年心血所总结出来的“十六字教学法”中就有“适当集中”的原则。“集中教学是强化教学,是有意识记。它集中思想、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和方法创造环境、气氛和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意思是我们要摆脱原有知识体系的束缚,打破原有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编辑知识体系,将那些基础性、工具性知识进行重新编排、组合。通过“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以及启发、讨论、归纳、综合等一系列双边活动,使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具体化,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夯实,又有利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
“精讲”指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引导,尤其是针对前面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意提出来加以讲解,目的在于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3、精心安排练习题
在反映情况阶段,教师每天应针对所复习的内容适量布置课外作业,并及时进行批改,以便发现问题,真正作到查缺补漏。如有时间,对问题严重的,最好予以个别指导。
第三、加强考前应试指导
知识复习固然重要,如果考生不具备健康的应试心理,不能沉着、冷静面对考试,考试成绩出意外也是难免的。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减少心理压力,正确看待前一科考试的得失以及正在考的学科中所遇到的答不了的试题,考完一科,应及时调整好心态,毅然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后面的战事。
第二部分: 解题技巧
综观各种层次的英语测试,都有这么一种现象:能用足用好所规定的考试时间的学生可能只有70%左右,甚至更少些。而考试成绩总比其他学科要差一些(及格率、平均分都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得到试卷后仅凭是似而非的感觉便草率做答。实际上他们也不愿意那样做,只是他们一方面缺乏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缺少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作为复习环节的总顾问和总指挥,我们在教给学生丰富的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相关解题技巧,(其实当你第一次为学生讲解英语试卷时便应传授这些内容了!)实现英语学科成绩的总体提高。
第一、如何做“听力测试”
1、做好考试的心理准备
听力其实考查的不单单是“听”,同时也起到检测“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作用,已成为各级考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了。因此,听力训练一定要从初一抓起(其实小学英语教学突出强调的也是听、说能力的训练!),总复习阶段更是不容忽视,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有系统的训练材料。
2、浏览题目及所提供的内容
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赶紧将听力部分的题目及选项读一遍,以便弄清所听内容,捕捉重点线索,做到心里有数,使听音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尤其是听力理解一类的题目。读题时要想一下,猜一下,如两人的对话,它是关于天气的,时间的,还是地点的?又如听短文答题类,看着下面所给的题目及选项,想想该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因为题目和选项跟录音材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浏览试卷上的文字信息,可以推断出要听的对话或短文所涉及的话题、情景、时间、场合等相关内容,使自己在听音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注意力容易集中,答题就能有的放矢,顺利进行了。
3、集中精力,沉着快速答题。
听音过程中要集中精力,不能开小差,眼睛看着题目,耳朵听着材料,手里记录关键的信息(必要时可用中文!),耳、眼、手并用,快速反应,迅速答题,若遇到个别难懂的字、句,要大胆对其大意进行科学的跳跃或猜测,以免影响对全部对话或短文的理解;实在不明白,干脆放弃,以免老想着一个,而误了后面的许多内容!但必须告诉学生不要留下空题,哪怕是毫无把握也得填个答案进去!也许会蒙对呀!
4、听音结束后,考生要将自己的答案及时进行整理,时间长了可能就想不起来了,听写单词可能只写出了该词的基本形式,检查时也许会发现它在句子中的正确形式,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如何做好“单项选择题”
就目前我州中考英语命题来看,狭义的“单项选择题”指的是笔试部分的第一题。其实,远不止那十几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所采用的检测方式,实际上都属单项选择的范畴。因此,掌握了这一题型的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估计 把该题中出现的字词知识、语法常识在一定的环境下加以仔细分析,灵活运用,便能选出正确答案。
(二)、基本要求 1、正确的词形及词意;2、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3、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4、交际用语的正确运用。
(三)、解题技巧
1、审查整个试题,明确考点。通常情况下,语法结构先行,逻辑推理在后,弄清语境和上下文,正确判断检测目标。
2、上下搜索找准提示透过表面现象理解深层内涵。
3、比照分析,对症下药。一要结合平时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和受本族语干扰容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二要从上下文中去估计可能出现的错误。
4、撇开冗长信息的干扰分清主次。当题干较长时有些信息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告诉学生要学会理清句子的来龙去脉,抓住句子的主干进行思考,避免思绪受到干扰。
综上所述,在做“单项选择题”时,要对试题和备选答案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斟酌,弄清究竟。要分清考查的是词语本身的用法辨析,还是系统语法知识的综合检测;是词语本身的习惯用法,还是某种语境下语意的引申转义。切忌不分清红皂白地用“固定搭配”或“习惯用法”去掩盖那些本来符合一定规律和逻辑推理的、属于一定知识范畴的知识点。
第三、如何做“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在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挖去一些词汇,造成信息链的中断,要求考生在越过空格、重新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常识对每个空格的备选选项做出可能、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最佳答案。这道题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最难的了。它要求重新构建的文章主旨鲜明、文意畅达、逻辑鲜明。因此它既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即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即逻辑推理能力和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活用能力。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抓首尾句”。借助于首尾句给予的启示,约过空格快速跳读,不懂、不通之处不要留,可稍做标记,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中的主线上,确定进行推断、选择的基本思路。
2、细读试填,透析文意,理清逻辑。基本抓住文章主旨后,应逐句精读全文,逐题分析选项。进行预测、推理和判断。这一步骤的关键乃是要牢牢把握住主题,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借助上下文至全文的语境,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运用所学的英语基本知识,选择语法上正确、语意上贴切的词语。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遇上难以对付的空格时,要克服急躁心理,从多角度分析,即从语法角度、生活常识、文化背景、词类、惯用法、句式结构、整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特定语境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仔细推敲,选出最佳答案。所以解题时应注意以下策略:
①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进行逻辑推理。其关键在于“研读细节,认准语境”。
②根据文化背景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
③注意固定搭配,从语境方面判断最佳答案。
④发挥逻辑思想能力,挖掘文章的寓意、隐意,解题时不光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领会作者的语外之意,弦外之音;不仅要“看”到人物的动作、表情,还要“听”到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从明确文章表层含义入手,进一步抓住其深层含义。
3、复读全文,检查纠错。
完成第二步后,应从头至尾“带着”答案快速阅读一遍,并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所选答案,看行文是否流畅,内容是否连贯,逻辑是否合理,尤其对平时易犯错误要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及时改正较明显错误;对于模棱两可的答案,要根据语感和对整篇短文的理解仔细推敲,谨慎调整;对于难以把握的答案,应尊重“第一印象”,若无充分根据勿做轻易改动。(记得提醒学生不要空题!)
4、解题方法与技巧
①抓住首尾句,论证推理法;
②寻找信息词,就地取材法;
③寻找对应结构,比较判断法;
④寻找固定搭配,句群阅读法;
⑤排除法。
第四、如何做“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全面测试考生语言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客观题型,也是在近年中考试题所占分值最高的试题。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考试获得成功的关键。
阅读理解既考查考生对短文的关键词句、具体细节是否理解,又考查考生对短文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得如何。
1、从词或词组入手,正确理解句意。
2、了解特殊句型的含义,正确理解句意。
3、抓住长句的核心,找出谓语动词最关键,语法分析必不可少。
4、具备正确理解长、难句子的3个能力:
①读好主从复合句的能力;
②读好并列句和多重复合句的能力;
③识别和读好长而难的倒装句的能力。
5、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正确猜出生词词义。
①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
②根据对比关系猜测生词含义;
③通过因果关系猜测生词含义;
④根据生活常识猜测词义;
⑤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
⑥根据构词法的知识猜测词义;
6、识别句子的功能即利用逻辑承接语句。
7、掌握段型基本规律,提高准确找出主题句的能力。
8、掌握文章发展的脉络,准确找出并理解文章的细节。
第五、如何做“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的题型。书面表达常采用的题型有命题作文、提示作文等,体裁常为记叙文或应用文。写作前,首先要仔细读题,认真阅读作文的标题,或根据提示给出恰当命题,弄清写作题目、写作要求、体裁等,从而明确写作范围和侧重点,确定与文章内容相应的中心、表现手法等。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用英语思维,尽量运用自己能表达的简练的词汇和句型写作,提示中的要点不能漏写。千万提醒学生思绪不要过长,以免产生多余的词汇、句型、语法等错误导致不必要的扣分。
第三部分 复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以上围绕复习和解题技巧分项进行了叙述。最后我想简略地说一下复习过程中应该避免的几个方面。
一、忌想到什么讲什么,需成系统复习
初中英语是由单元组成的,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循环性,即把知识归类,使学生有系统地记忆、掌握,进行交际使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把《课标》和教材吃透,有效地驾驭教材,从而帮助学生取得良好效果。
二、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需重点突出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讲解、联系应当针对《课标》、教材,讲主要的、常用的、典型的、容易混淆的东西。同时,更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求来复习,必须顾及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要见到什么讲什么,避免严重出现 “广种薄收”的现象。
三、忌方法和形式单一,需多样并存
复习课和授新课相比,难度要大得多。教材内容已学过,再复习起来,如果没有新意,学生极易产生厌倦情绪,眼高手低,使复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上复习课时,要防止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和复习方式上的单一。复习知识时,语言上要有趣味性,富有幽默感,方式上要有多样性、创造性。
四、忌搞题海战术,需精讲精练
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单靠材料多、作业多、考试多取胜,要做到精讲精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降低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些老师热衷于搜罗各种试题,不加选择地推给学生。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对手中的资料要加以分类整理,吸收试题中的精华进行重新编排,针对复习中学生的弱项做些分项或综合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练习。这些练习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但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而且便于能力的考查,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
五、忌只做练习,需温故知新
在做到上述几点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错题的分类收集工作(教师平时一定要这样做!)。随着复习知识点的出现,有针对性的重视、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如期完成既定的复习计划。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提高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来调整复习的计划、速度、内容和方法等,让每种程度的学生每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感。
总而言之,只有这样协调运作,才能使教师在复习中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中去,全面提高自己的成绩和素质,达到总复习的真正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2
初三,以复习为主。主要抓卷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