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玫瑰是得病还是认为损伤?

如题所述

你照片当中的这个玫瑰没有得病也没有人为损伤,只不过花开的时间长了之后就要枯萎,就会呈现你现在这个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1
明显是病害哈,颜色有扩散性的哈,应该是炭疽病,可以选用10%苯醚甲环唑、25%苯甲溴菌腈(炭洁),20%氟硅唑咪鲜胺,43%戊唑醇这些治疗性杀菌剂,同时配合70%代森联,80%代森锰锌,25%嘧菌酯、50%吡唑嘧菌酯这些偏保护性药剂一起使用,治病的同时防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11
这个玫瑰是放太久了。
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
玫瑰,是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茎粗壮,丛生;小枝密被绒毛,并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绒毛。
小叶5至9,连叶柄长5至13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至4.5厘米,宽1至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叶脉下陷,有褶皱,下面灰绿色,中脉突起,网脉明显,密被绒毛和腺毛,有时腺毛不明显;叶柄和叶轴密被绒毛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带腺锯齿,下面被绒毛。
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外被绒毛;花梗长5 至22 5毫米,密被绒毛和腺毛;花直径4至5.5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常有羽状裂片而扩展成叶状,上面有稀疏柔毛,下面密被柔毛和腺毛;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花柱离生,被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很多。
果扁球形,直径2至2.5厘米,砖红色,肉质,平滑,萼片宿存。花期5至6月,果期8至9月。
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风良好、离墙壁较远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伤花苞,影响开花。
玫瑰为阳性植物,日照充分则花色浓,香味亦浓。生长季节日照少于8小时则徒长而不开花。对空气湿度要求不甚严格,气温低、湿度大时发生锈病和白粉病;开花季节要求空气有一定的湿度;高温干燥时产油率则会降低。玫瑰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微酸性土壤至微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冬季有雪覆盖的地区能忍耐至38℃至至40℃的低温,无雪覆盖的地区也能耐至25℃至至30℃的低温,但不耐早春的旱风。土壤尚未解冻而地面风大的地区,枝条往往被风吹干;若土壤已解冻,根部不断向茎输送水分和养分,风不能造成严重危害。干燥度大于4的地区需要有灌溉条件才能正常发育。
主要价值
药用
玫瑰花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份,如芳香的醇、醛、脂肪酸、酚和含香精的油和脂。玫瑰初开的花朵及根可入药,有柔肝醒胃、舒气理气、美容养颜、收敛等功效。
玫瑰果的果肉,可制成果酱,具有特殊风味,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P。用玫瑰花瓣提取玫瑰精油(称玫瑰露),可以改善皮肤质地,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营养
玫瑰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含量高,玫瑰花可制作各种茶点,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酱菜、玫瑰膏等。玫瑰花可直接食用,玫瑰根茎煮来吃,玫瑰根可用来酿酒。
玫瑰的成熟鲜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还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可溶性糖、生物碱。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丰富、每100g内含2000多mg,有“维生素C之王”之称。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钾、铁、镁等,其中蛋白质含量8.5%,脂肪4.7%,可溶性糖1.2%,碳水化合物68%。玫瑰花渣中不含有任何有害的元素,其中含葡萄糖18%至23%,含淀粉21.75%至22.63%,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氨基酸总量高达10%。从蒸馏玫瑰油后的花残渣中提取玫瑰红色素,用于食品着色。用红玫瑰花作酸性食品的红色色素时,其营养成分未被破坏。另外,利用玫瑰花渣可生产酱油。
玫瑰为香料植物,从玫瑰花中提取的香料——玫瑰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
玫瑰油成份纯净,气味芳香一直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在欧洲多用于制造高级香水等化妆品。从玫瑰油废料中开发抽取的玫瑰水,因其不加任何添加剂和化学原料,是纯天然护肤品,具有极好的抗衰老和止痒作用。此外,玫瑰的根皮可作为绢丝等物的黄色染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20
这个玫瑰是得病。

玫瑰种植技术
一、土壤准备
玫瑰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生产周期长,扦插苗一次定植可采收3至4年,嫁接苗可采收5至6年。为获得切花的优质、高产、高效益,种植玫瑰花的土壤必须在栽培期间要求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状。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的泥性壤土为佳,土壤需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含量最好能达到10%以上。土壤pH值在6.5左右。
改良土壤要结合整理种植畦进行,通过深翻并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使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肥性得到改善和长期维持,促进玫瑰根系长期良好的生长。改良土壤的有机肥种类可选用牛粪、猪粪、羊粪、鸡粪、骨粉、腐叶土、堆肥等。
种植畦按畦面宽0.9m,走道底宽0.5m,畦高0.5m,畦面要平整。定植畦做好后,需再次检查土壤的pH值、EC值,并用肥、酸、碱调整,使pH值调整在6.5左右,EC值调整在0.8至1.2mS/cm,若EC值小于08用肥料进行调整,EC值大于1.2可用水进行淋洗。滴灌预先安装好。
二、栽培方式与定植
玫瑰花生产多采用折枝栽培法,栽培方式为单畦双行栽培,株距12cm,行距50cm,每亩定植5000至6000株。温室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种植时拉直线栽种,以确保种植行种苗笔直有利管理。定植深度略深过扦插深度,但土壤不可超过苗的主芽。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在高温天气定植时注意遮荫降温并向叶面喷水。定植后一周内充分保证根部土壤和表土湿润,白天叶面喷水,适当遮荫;7天后逐渐降低叶面浇水量,但要保持表土湿润,并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一次病害防治;15天后逐渐减少土壤浇水量,此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并开始采用滴灌系统;30天后进入正常管理。
三、栽培环境控制
玫瑰花的栽培环境主要包括:水分、施肥、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
1、水分管理
灌溉用水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玫瑰花的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受季节、天气、土壤和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生产者主要根据生产经验或仪器不断观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植株生长情况等确定。仪器可使用快速测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张力计,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并制作滴灌浇水参考依据。
晴天每天浇水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浇水时间选择在10:00与14:00,不要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因浇水水温低而降低土壤温度;4至6月气温高、干燥,栽培土壤也较干燥,玫瑰植株生长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大。主要通过增加浇水次数,增加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6至1.8,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10:00至16比00浇水,没有降温设施的温室大棚需要增加喷雾降温,喷雾时间选择在晴天14:00;
7至9月气温高、多雨、湿度大,栽培土壤湿度较大,但玫瑰植株生长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通过增加每次浇水的量,满足玫瑰植株生长对水分的大量需要,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2.2;,阴天为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仅在10:00浇水一次。连续下雨天停止浇水,等待雨停、天气转晴后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温室大棚空气湿度的调节控制;秋季天气凉爽,较适宜玫瑰切花的生长,浇水保持每天1至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20
这个玫瑰是得病。
可用嘧菌酯处理。
嘧菌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除菌农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分病、锈病、颖古病、网斑病、霜霉病、稻温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mL至50/亩。嘧菌酯不能与除虫剂乳油,尤其是有机磷类乳油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增效剂混用,会由于渗透性和展着性过强引起药害。
在保护地番茄上,曾经发现过嘧菌酯的药害,番茄幼苗移栽2周内须谨慎使用。研究发现,蔬菜白分病已对嘧菌酯产生了抗性,连续施用2次以上,效果有明显下降。
嘧菌酯的原药及复配均已过专利期,2013年3月开始,国内有大量厂家进行了单剂和复配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对其他类别除菌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国内主要剂型及含量:
25%SC、50%WG和32.5%嘧菌酯苯醚SC、20%至32%嘧菌酯丙环唑SC、20%至50%嘧菌酯戊唑醇SC;10%至50%嘧菌酯烯酰吗啉SC/WG等(不包括种子处理)。
功能特点
1、除菌谱广:一药治多病,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
2、增加抗病性:少生病,长势旺,早生快发,提早上市
3、提高抗逆力:气候不良也高产
4、延缓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提高总收益
5、持效期长:特效期15天,减少用药次数,蔬菜农业残留少
6、高效安全:内吸强渗透效果明显,天然低毒安全无公害
嘧菌酯使用方法
嘧菌酯的最佳用药时间为开花前、谢花后和幼果期,使用方法是在霜霉病、早疫病、炭某病、叶斑病等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一般用25%悬浮液的嘧菌酯1000至15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体使用参考说明书。
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除菌剂,可以用作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嘧菌酯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除菌谱广,可用于治疗谷类、蔬菜、果树、花生、马铃薯、咖啡、草坪等出现的白分病、锈病、颖古瘸、网斑病、霜霉病、稻温病等多种病害,具体用量根据作物和病害的不同调整,正常情况下每亩可以施用有效成分2.5至26克,通常为6.5至23克。
另外嘧菌酯还能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有较长的特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延缓作物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嘧菌酯不能与乳油类农药混用,也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