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中项目识别阶段的两评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指的是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扩展资料

项目优点

(1)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6)风险分配合理。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7)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P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7

指的是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物有所值是PPP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政府评估一个项目是否采用PPP模式替代传统采购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

物有所值并不是只单纯追求最低成本,它要求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质量和风险的最优组合。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能够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促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质增效。

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既是控制财政风险,也是为了保障项目的建设、运营具有可持续性。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助于帮助政府严控财政支出上限,发挥警示作用,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遵守财政承受能力上限,严把项目关,合理统筹财政年度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切实履行合同义务,保障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扩展资料:

PPP模式优点:

1、PPP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实现物有所值。PPP项目依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

2、PPP模式的效率优势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率上,还体现在时间效率上。

3、PPP模式有助于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

4、PPP模式可提高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财务稳健性。

5、PPP模式可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

6、PPP模式有助于公共部门/私营机构实现长远规划。

ppp项目模式推广的意义:

1、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可以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体制机制变革。

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能够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要求平等参与、公开透明,政府和社会资本按照合同办事,有利于简政放权,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弘扬契约文化,体现现代国家治理理念。

3、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编制完整体现政府资产负债状况的综合财务报告等。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质是政府购买服务,要求从以往单一年度的预算收支管理,逐步转向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这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高度一致。推广使用“PPP”模式,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PP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4

PPP中的“两评”是指PPP项目准备阶段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和“物有所值评价”。

一.“财政承受能力评价”:

2015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做出了对全国PPP项目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的部门规定。贯彻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制度,是对PPP政策最有力的支撑和保护。

通过评估论证,会产生“通过论证项目”和“未通过论证项目”。政府对通过论证的项目将切实承担起公共财政的支付责任,包括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等等。这表明各级政府对PPP项目的建设负责任的态度,要合作就要把项目需要的财政支持和财政可能的支付能力算好账、说清楚,以确保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到位和项目的长期安全运行。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识别需要财政支出的项目;

2、测算财政支出的数额;

3、评估今后年度财政支出影响(承受能力);

4、信息披露。

通过以上四步流程后,可最终统筹处理好当期与长远关系,严格控制PPP项目财政支出规模和风险,保证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物有所值评价”:

物有所值(VFM),最初的含义源于Value与Money的结合,Value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是“与商品数量等价的交易媒介”。

财政部于2015年12月18日专门发布了《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规定,本指引所称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用PPP模式代替政府传统投资运营方式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价方法。

《指引》规定,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现阶段以定性评价为主,鼓励开展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可作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风险分配、成本测算和数据收集的重要手段,以及项目决策和绩效评价的参考依据。

定量评价可综合运用于项目识别、准备、采购和实施阶段。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a)根据参照项目计算PSC;

(b)根据影子报价或实际报价计算PPP值;

(c)比较PSC和PPP值,得出物有所值量值,并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决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13

所谓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也称为公私合作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PPP项目中项目识别阶段的两评是指在PPP项目识别、准备阶段,应进行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

PPP项目的五大步骤:

1。项目识别   2.项目准备   3.项目采购   4.项目执行   5.项目移交

项目识别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小步骤: 

    项目发起   2.项目筛选   3.物有所值评价   4.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以照明PPP项目为例,这是针对城市市政照明设施亮化项目、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经过一体化能效升级改造,实现智慧城市照明并负责一定年限的经营而达到共赢的一种新模式,即智慧城市照明PPP合作运营模式。在基于简能(SECOING)高压HID氙气路灯智慧照明系统为载体的智慧城市照明PPP合作运营模式中,运营管理公司对合同约定区域已有的市政照明设施进行日常运营维护,并进行智慧城市照明升级改造,将原有市政照明基础设施(光源、电器、灯具、灯杆、变压器、线缆及配电箱等)逐步进行更换,从而实现辖区内整体市政照明效果的全面提升,城市照明实现智慧化管理,并确保整体市政道路照明设施的稳定运行,道路照明效果达到《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要求。政府出让公共照明资源特许经营权,监管、购买照明服务;由社会资本投资,以运营管理公司为主体进行一体化系统升级改造,长效运营、服从监管、科学管理、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