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居然有将军逃跑了,你知道他们结局如何吗?

如题所述

谁在甲午海战中率先逃跑?这两个罪人分别被指定是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和陆军朝鲜战场总指挥叶志超?先说甲午海战的失败,并非偶然,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固,从战场直接原因来说,北洋水师的舰队不成阵势,以至被日军各个击破。

更重要一点是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首先挂起表示本舰受重伤,不能再见的白旗,后来看到邓世昌的致远舰被击沉后,方伯谦产生畏惧心理,率舰逃出阵外,驶回旅顺基地,广甲舰见济远舰逃跑,也尾随其后撤回,慌乱中触礁搁浅,被日军各个击破,最终导致海战的失败。

战后,水师提督丁汝昌向李鸿章报告海战情况说,"齐远首先退避,将队列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李鸿章根椐丁汝唱的报告上报军机处,请将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即行正法。军机处依报同意。随即,方伯谦在旅顺被斩首,广甲舵管带?蔷慈僭蚴艿?撤职留营“的处分。但是,方伯谦是否海舰中逃跑第一人?亲历甲午海战的广甲舰管轮卢毓英,在广甲舰触礁搁浅后,搭乘济远舰回到旅顺。他留下份手稿题为《卢氏甲午前后杂记》。

所陈述说,真正首先逃跑的是他所在的广甲舰,而不是齐远舰,广甲舰跟在邓世昌为管带的致远舰后面,看到致远舰被击沉,顿时"全军胆落,心愈慌乱",在"未受一炝的情况下就仓皇逃离战场,慌乱中触礁。而齐远舰则是首当其冲,迎击既久,被炮炸裂倾倒,无从应战,才被迫撤出战场的,从时间上来说,广甲舰比齐远舰逃离得早,从性质上来说,广甲舰是临阵脱逃,而济远舰是因为受到重伤不能再战才撤出战列的。卢氏还分析了丁汝昌把方伯谦作为罪魁祸首的原因是丁汝昌和方伯谦早就在私事上结下了私怨,这一次是丁汝昌借机公报私仇。

但是,不管是否私怨,公报私仇,无论怎么说,方伯谦在战斗正在进行的时候离开战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根椐北洋海军的有关章程,显然应该是"临阵逃亡,斩立决"。不存在将队伍牵乱的问题,他被正法是咎由自取,毫不冤枉。再说另一个逃兵是叶志超,他是朝鲜战场的总兵。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惨败负有很大责任,因为是李鸿章亲自选择的总兵叶志超以至逃跑,才引发了朝鲜战场的真接溃败。叶志超这个人的名声非常不好,稍微对清末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大都对这个著名的"逃跑将?"印象深刻。

这次是李鸿章把叶志超派往朝鲜对日作战,在其原总兵牺牲后,叶志超弃城逃走。朝鲜境内清军总指挥叶志超逃跑导致了清军在朝鲜战场的大溃败,把日军直接引到中国边境。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为什么李鸿章会选择这样一个人去朝鲜任总指挥呢?这次确实选错了人,但实际情况是四个字"无人可用"。叶志超逃跑归国之后,清廷下令撤职,1896年被押送京师,经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几年后被赦免归家。1900年莸释,第二年去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