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离职与被离职区别大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5
对于劳动者而言,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拿到补偿和领取失业金。正常情况下,如果劳动合同未到期,自己主动申请辞职,是没有补偿的。但是如果在劳动者没有过失的情况下,企业要解聘劳动者,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能拿到补偿金呢?首先,如果用人单位出现以下情况,劳动者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补偿金的,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7
对于大部分劳动者来说,面对公司总是不自觉会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加上对劳动法都不甚了解,很容易被公司伤害到自己的权益还一无所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工作中公司辞退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1、 被公司辞退,并非主动离职;
2、 自己在工作上无重大失误表现;
3、 确保已经签署了正式的劳动合同。
如果你是属于上面的情况下,可以用以下法律保护来自己,同时采取4步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一、相关专业知识必备:
1、用人单位如果要单方面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支付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员工入职不满半年的,则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N+1”。
2、公司赔偿协议中约定的赔偿,并非是按照员工和公司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发放,而是按照员工的实际税前收入发放。
一般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当员工处于患病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时,公司是不能辞退员工的。
4、公司辞退员工要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也需要提前30天书面or邮件通知。
二、应对措施(按时间顺序)
1、收到公司的辞退通知时,首先看自己是否处于特殊时期(患病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如果是的话你有权拒绝,公司是没办法辞退你的,特殊时期员工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如果不是,这个时候你可以和公司先协商,了解清楚自己被辞退的原因(个人原因还是公司业务调整)。
注意!!!很多时候公司为了减少赔偿,会强行将辞退原因归咎到你个人身上,拿出绩效等来卡你,一定要注意分辨。(这个阶段协商建议录音或者保留微信聊天、邮件等书面信息作为证据,以免日后涉及到劳动仲裁)
2、当了解清楚辞退原因,个人和公司就离职意向达成一致,也不要着急签离职协议,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谈经济赔偿。
参见上一部分的【相关专业必备】,如果公司按照’N+1”的标准给予了你应得的经济赔偿,这就万事大吉,你可以准备走离职流程了,记得离职前把自己没休完的年假休完,这些都是属于你的权益。那万一公司找借口不按规定给你赔偿应该怎么办呢?(这才是大多数公司的做法,尤其是对于工龄比较长的老员工赔偿金额也较大)
3、公司不按规定给你赔偿,协商又无果的话,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借助劳动仲裁了。
基本上公司没有证据证明你的重大工作失误,申请劳动仲裁大几率都会成功,一定要沉得下心。
这个阶段如果面临公司的刻意刁难应该怎么应对呢?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情况:
1)公司拖着迟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员工能够提供切实工作的证据,基本上仲裁一仲一个准。
2)公司拿绩效卡你,因为绩效不过关辞退——在邮件以及OA里面留下一些正常绩效的记录(周报、月报、会议汇报等),必要时候可以拿来作为证据,
3)公司威胁你影响背调或者不开离职证明——背景调查可以留关系较好的同事联系方式,就算拿不到离职知名,你可以签保证书与上家无纠葛,若有则自己承担责任,下家往往也认可。反正离职证明唯一的用处就是帮下家撇清责任,只要社保和流水能证明工资和工作过,离职证明本身并不重要。
总之一句话,遇到辞退不要慌,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