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专卖店的售后服务态度为什么大都不好?

如题所述

1,大环境风气,到德滑坡使然,专业服务意识和培训缺位使然。国内不要说自行车了,看看诺大的汽车业,4S店普遍被买家吐槽服务问题、乱收费问题甚至涉嫌欺诈问题,很普遍了。大家都在拜金,心思全在如何多赚钱上。“客户是上帝”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头上。买高端的、贵的车型(包括汽车、电器、服装,莫不如是),利润大,它就会态度好一些。比如同样的出厂价是官方建议价的6折,买900的和买30,000的,算算哪个利润空间大。
2,消费力普遍低。以自行车为例,多数人还停留在50、60年前的认知上,“不过就是个代步自行车”,”穷人的交通工具“,”价值几百块,千百块而已“。对于捷安特这样品牌的斥巨资投入的设计、研发和优质用料和严格品控(比如捷安特是国际一线,在UCI——即国际自行车联盟,举办的诸多公路车和山地车国际比赛中属于中上游,有自己的国际车队,其专业选手也参与设计和研发及改进工作,成本自然较高),很多人即不知道也不愿去了解,普遍认为它价格高,性价比不如几百块的某凰某鸽某久某玲某米尼(其实在骑行专业竞赛圈和爱好者圈里,这些牌子口碑都沦为Za牌的,你去公路车吧山地车吧问问就知道)。这现象自然打击了捷安特等门店的销量和信心。
3,品牌自身的销售网络经营和管理体系的问题。比如国内闪电、崔克门店的口碑普遍较好,因为一个是官方直营,一个是对加盟店有很高的门槛要、有培训、和严格的监管(如果加盟店慢待甚至涉嫌欺诈,投诉到官方,它会遭处理甚至取消资格的)。在国外,捷安特(包括美利达)也是同样方式。但捷安特(美利达)在国内除少数直营店(比如”概念旗舰店“)是自营(员工拿官方工资和售车款奖励),大部分是加盟,加盟门槛低,缺乏针对性培训和严格监管(捷安特的监管主要是不许门店跨区域销售)。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加盟门店,除了负担房租水电工商等费用还有养技师费用也要自掏腰包,成本负担较重,而且车子的进价(或回扣优惠)不如官方直营店,售后也在相当程度上要自费(举一个例子,售后条款都是说车架终身或若干年质保。但闪电、崔克的如果出了问题,直接照收货门店,门店直接给崔克在北京的中国分公司或闪电在上海的中国分公司作质保。但捷安特是要求门店先自我鉴定,如果门店鉴定属于制造的质量问题发给国内昆山公司,但昆山厂鉴定不是质量问题则门店要自理质保费用,这就打击了门店的售后信心和态度——注意这个是在业内和圈内发生数起了)。
4,与上述有关的一点。利润问题。 国内普遍消费力低,大众对现代自行车和骑行运动认知力不高,消费主力是几百块到一千几之间。而捷安特门店的一千几是地板级,到三四千前的,净利润都很薄(减去各项开支后)。然后大部分的消费者,还要求门店提供各类免费售后服务,像一个大爷大妈推着买菜车进店”来,小伙子,挡泥板,菜篮子歪了,给我正正“,或是扎胎了也要求免费修理:”你们不是提供售后吗?补个胎这么简单的事还收我十几块?路边修车的只收几块钱“、像外胎、链条、脚踏等等一些易磨损的配件,是不保修的,但他(她)们硬是要求免费保修或只付很少的维修费(还是停留在50、60年前)。这么搞下去,门店不赔也怪了。
5,还有一些因素不列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