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执意不听取沮授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如题所述

东汉末的大乱局,袁绍责任非轻,何进谋诛十常侍时袁绍建议引外兵清君侧,铸成大乱,董卓入洛阳,诸侯讨董袁绍观望不前以至功败垂成,董卓迁都长安,王允士孙瑞联合吕布杀董,处置失当激发西凉兵反叛,李傕郭汜入长安挟持汉献帝乱政,一阵乱杀后献帝得到回洛阳的机会,一路受到盗匪军阀劫杀,狼狈不堪。195年,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后面李傕率军穷追不舍。这时,谋士沮授便劝袁绍迎立天子来冀州,抢占天下大义名份,袁绍不听。

袁绍听取逢纪荀谌等人之谋夺取冀州后,便征辟名士广收人心,沮授便在其中,初次见面,沮授便向袁绍定下雄图战略,建议他东攻黄巾,中收黑山贼,北伐公孙瓒,收服戎狄为已所用,占据河北四州之地,然后拥立天子置于腹心之下,以皇帝命令号令四方,讨伐不臣,成王霸之业。

待到汉献帝逃出长安要回洛阳,这时沮授又再进谏袁绍迎立,袁绍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部将淳于琼等人认为目前形势下,大乱已成,要复兴汉室太难,并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

袁绍不迎献帝的原因之一,在于汉献帝之立,袁绍这些世家豪族是不同意的,刘协能上位,全是董卓一手促成,而董卓也没安好心,通过换手改换皇帝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见董卓立献帝,袁绍等人反对无效,便另生一计,打算另立朝廷与董卓抗衡。191年,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这个建议遭到袁术、曹操的反对,作为光武帝废太子后人刘虞本人也坚辞不敢接受,这件事才作罢,此时迎立献帝,对袁绍来说有打脸的感觉。

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够出名,因为曹操做得好,后人以结果推原因,认为是包赚不赔的生意,其实这想法是错的,天子看在谁的手里,挟天子而死的历史上可不只董卓一人,做得好的却只有曹操少数几个。而曹操有献帝在,也常常缚手缚脚,不能真把皇帝当空气。一次汉献帝曾对曹操说“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让曹操要是愿意当忠臣就做出忠臣的样子,要是不愿意就废了他,另立或自己当皇帝,这一句话把曹操吓得够呛,诸如此类,挟天子也使曹操落下一身骂名。

基于这个原因,袁绍也考虑到自己若坐拥河北,便是一方诸侯,在河北为所欲为外,也可以凭借势力号令天下压服不臣,他与曹操有一席对话,他的理想是南据河,北取代,后方稳定便南向以争天下,这些计划,如果有皇帝在身边,奉旨还是不奉旨呢?曹操寒族出身,可以离经叛道乱来一通,而袁家可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世家豪族的地位,有赖皇帝特别是汉朝的厚待,如果挟天子,天下人会如何看他?相当于自掘坟墓,埋了自己争天下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