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究竟是慈禧的什么人?为什么能住在颐和园?

如题所述

陈丽华,咋看名字,很多人都认为她是汉族人,但实则不是,她其实是满族人。据她自己在《鲁豫有约》栏目中所说,她是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是满洲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清代的地位极其显赫,出过三后(清太祖孝慈高皇后(清太宗皇太极之母)、清文宗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清德宗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二妃(清圣祖惠妃(皇长子胤禔之母)、清高宗舒妃)。同时康熙朝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道光朝兵部尚书那清安,咸丰朝大学士瑞麟,光绪朝军机大臣那桐,光绪朝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等,皆是叶赫那拉氏一族。

叶赫那拉氏声望最盛时,是在慈禧太后时期,此时慈禧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成为清朝实际的统治者,随之叶赫那拉氏一族的地位是火速提升,那桐、容山、瑞麟等皆占据着朝堂上重要的位置,同时一国之母皇后的宝座也被叶赫那拉氏族人所占据。可以说,慈禧太后掌权时期,叶赫那拉氏的地位是仅次于皇族爱新觉罗氏的。

言归正传,陈丽华虽说与慈禧太后皆是叶赫那拉氏一族,但她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不大,至少不会是直系亲属,毕竟慈禧一家的族谱是很明确的,而且都有可以查询到其人,因此陈丽华绝对不是慈禧太后的直系亲属。

据史可知,慈禧有桂祥、照祥、福祥这三个弟弟,其中桂祥长子德恒,生有二子三女:长子德恩贤,生下四女;次子德祺,生有四子二女,长子叶恩印、次子叶恩显、三子叶恩民、四子叶恩植,其中叶恩民有一子,名叶力。桂祥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叶麟祥,生下七子七女。其次照祥,生有一子一女,长子名德善。最后福祥,生有一子,名德奎。以上这些都是有族谱可查的,如若陈丽华真的是慈禧太后的直系亲属,她定然会有迹可查的,但实际上却没有。

只能说,陈丽华与慈禧太后最多就是同宗关系 。

再说与溥仪的关系,她与溥仪根本就没啥关系,一个皇族,一个叶赫那拉氏,她又与慈禧太后没啥关系,因此再扯也扯不到亲戚的关系上,最多就是同族关系,都是满族人。

那为何陈丽华能够居住在颐和园呢?

熟悉颐和园历史的人都清楚,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皇帝的私人花园,除了皇帝,其他人若没有皇帝的召唤,是一概不允许进入颐和园的,违者是要被严惩的,当年身为封疆大吏的李鸿章,就因擅入圆明园(清代另一处皇家园林)禁地游览,差点就被革职查办,由此可知清代皇家园林管控之严格,连李鸿章这等重臣都无法擅自进入,更何况是普通人。试想,就连进都不能进,更何况是住呢?

由此,大家就会有这么一个疑问,既然颐和园能进都不能进,陈丽华又是怎么住进去的呢?

关于这点,网络上主流观点就是40年代的颐和园已经是普通的区域,不再是皇家园林,这里已经有平民百姓居住,这点却有可能,但是在当时颐和园无论是作为皇家的私产,还是民国的公产,并不是平民百姓想住就住的。要知道,颐和园直至1928年前,它的管理权一直都是在清朝内务府的管辖中,而在1928年,民国政府接收颐和园后,颐和园也一直都是公家的,并没有对外出售,因此当时能住在颐和园的平民百姓,就只有负责看护皇家园林的园艺、匠人等工人。

但这类人定然不会是旗人,你更别说陈丽华还是正黄旗的叶赫那拉氏族人,所以陈丽华定然不会是因父辈是看护皇家园林的工人而入园的。

那么陈丽华父辈是如何住进颐和园的呢?个人认为根据其的身份和姓氏,陈丽华的父辈能够是购买了颐和园中的房产,继而才得以入住颐和园。自宣统宣布退位后,民国虽然每年都给予皇室400万两巨款,但是这笔巨款显然无法满足要供养数千人的皇室所需,因此自清朝灭亡后,皇家的经费就已经非常紧张,所以内务府就在1914年开放了颐和园,允许普通百姓售票参观。

试想,此时为了筹措资金,清皇室都将颐和园开放了,我们也就不排除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皇家将颐和园中的房产打包出售,也就在这时陈丽华的父辈认购了颐和园内部院落。大家别认为皇室不会这么做,要知道清朝灭亡后,那些皇亲贵族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为了继续享受这奢侈的生活,他们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财产悉数变卖,如溥伟就将恭亲王府被以40万大洋卖给了教会,因此我们就不难想象那个比王爷们更奢侈的清朝皇室会做些什么了,也不想想溥仪都能将紫禁城的文物拿出去变卖,更何况是颐和园的那些房子呢?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陈丽华之所以能够入住颐和园,那是因为他的父辈购买了朝廷出售的颐和园房产。而之所以她的父辈能将颐和园的房产一直保存到1941年,却没有被民国历任政府没收,料想她的父辈地位定然不会低,毕竟正黄旗加叶赫那拉氏的背景就摆在那里,再加上他又能在连亲王都需要变卖王府要维持生活的前提下,去购买颐和园的房产,可以基本断定,她的父辈在当时的社会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基于身份的原因,他们家在颐和园的房产才能得以保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