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的名人墓葬

如题所述

周惠王冢
墓在老城乡小寨村西,传为古冢。清乾隆二年(1737年),久雨穴陷,墓门石额裸露,上写:“周惠王阆肆历二十五祀”,因而确定为周王墓。今墓冢尚在。
周冉伯牛墓
周先贤冉伯牛墓在白鹤村南。清嘉庆《孟津县志》载:“墓在县西二十里白坡镇南。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知府张汉筑以周垣,树之石碣。”
汉赤眉冢
墓在白鹤乡雷湾村西0.5公里的邙山脚下,为一夯土丘,高约2米余,直径约5米。传为赤眉冢,是赤眉军首领樊崇之墓。
汉樊哙墓
汉武阳侯樊哙墓在王良乡落驾沟村一带。清嘉庆《孟津县志》载:“哙从高祖定天下,尝以将军守广武,益食平阴二千户,后封武阳侯,今樊山下有冢,传为哙墓。而《通志》云:‘哙墓在舞阳县北二十四里’”。《江夏县志》又载,樊哙墓在灵泉山天马峰下。今转录,供后人考证时参考。
汉贾谊墓
汉太傅贾谊墓在平乐乡新庄村东,洛孟一号公路所经之大坡口西侧,俗称贾生墓。
汉邓晨墓
《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载:“晨初娶光武姊元。……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趣令上马,元挥手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遇害。”“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帝又感悼姊没于乱兵,追封谥元为新野节义长公主。”邓晨卒,“诏遣中谒者备公主官属礼仪,招迎新野主魂,与晨合葬于北芒。”
汉祭遵墓
汉颍阳侯祭遵墓约在今朝阳乡一带。《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列传》载,建武“九年春卒于军……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清乾隆《洛阳县志》载:“墓在北邙。”
汉刘宽墓
汉逯卿侯刘宽墓约在朝阳乡一带,清乾隆《洛阳县志》载,墓“在北邙山”,名大尉冢。
汉班超墓
清乾隆《洛阳县志》载,墓“在北邙山”。朝阳乡障阳村西有一大冢,俗称班墓,可能是汉定远侯班超墓。
晋石崇墓
《晋书》:“及惠帝复祚,诏以卿礼葬之”。《通志》:“墓在河南府城北邙山。”今考证金谷园遗址在送庄乡凤台村西南原金谷水流经的浅谷中,该乡东山头村南有一冢名尉冢,可能是晋卫尉石崇墓。
北魏冯熙墓
北魏驸马都尉昌黎王冯熙墓在平乐乡上古村南。《魏书·外戚上》载,冯熙“薨于代。……诏有司豫办凶仪,并开魏京之墓,令公主之柩俱向伊洛。……柩至洛七里涧,高祖服衰往迎,叩灵悲恸而拜焉。葬日,送临墓所,亲作志铭。”平乐乡上古村南邙山高阜处称冯王山(谐音为凤凰山),上有冯王冢。在偃师县邙岭乡刘坡村曾发现一通唐碑,一端题“后魏洛州刺史侍中兼太师昌黎冯王新庙碑”。该碑为唐懿宗八年十一月九日,由冯熙的十二代孙玄规、玄贶等八人同立。刘坡村西距上古村仅1公里,“冯王新庙碑”证明上古村南的冯王冢当属可靠。
北魏元乂墓
墓位于朝阳乡向阳村西百米处。北魏宣武帝死后,为反胡太后篡政,元乂伙同宫廷总管刘腾于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宰相元怿,囚禁胡太后。后刘腾病死,胡太后返政,鸩死元乂。由于元乂妻系胡太后之妹,故殡葬从优。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七月二十四日葬于成周北山上长陵茔内。
1975年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苗蕃墓
苗蕃为唐太原参军,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卒,妻张氏将其葬于平阴。苗蕃夫妇墓志在朝阳乡小梁村出土。
唐李虚中墓
唐殿中侍御史李虚中墓志在朝阳乡卦沟村出土。
唐狄仁杰墓
墓在老城乡梁周寺村南。清《孟津县志》载:“乾隆六年(1741年),署郡守李光型题石碣,筑周垣。”
洛阳白马寺也有狄仁杰墓。特记入供后人考证。
宋魏威信墓
宋驸马都尉魏威信墓在平乐村南约2公里处。旧时墓前有马、虎、狮、羊等石雕,现白马寺山门前的石马即该墓故物,抗日战争前由白马寺住持德浩和尚迁去。
宋石守信墓
石守信在后周任洪州防御史,在宋为魏国公、归德军节度使,晚年谪居洛阳,任河阳三城节度使。他和两个儿子均葬在常袋乡石碑凹村西北,现两通巨型墓碑仍在。石碑凹村即依此碑而得名。
宋张咏墓
宋左仆射张咏墓在平乐乡天皇岭骆驼峰。明正统间御史周济相地开圹,得张咏墓志。
元伯颜察儿墓
伯颜察儿官至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封蓟国公,卒后赠淮阳王。墓在平乐村一带。
元察罕帖木儿墓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曾祖元初随大军到河南,后在河南安家。墓在常袋乡石碑凹村。
明袁可立墓
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骆庄南里许,碑刊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袁节寰(袁可立)墓。明崇祯六年(1633)十月十一日,袁可立卒。崇祯七年九月初七,明崇祯皇帝遣使至睢州祭葬,原墓按崇祯朝最高规格御制,墓志铭为首辅孔贞运撰文,书法家王铎书丹。
清王铎墓
王铎死后,清顺治帝赐葬于偃师黑石关之祖茔。传说王铎葬时四门出棺,并在孟津城四门外各置疑冢,真棺潜葬家中,真伪难考。但四城门外原各有王铎墓确是事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