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母墓道的主要景点

如题所述

蒋母王采玉的坟墓做在青山丛林之中,蒋母墓道构建很宏大。包括“石牌坊”、“下轿亭”、“墓庐”、“八角亭”、“坟墓”和“卵石路”等群体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洞,中门上面刻着“蒋母墓道”。左右两道边门。从这里直到坟墓,统称“蒋母墓道”。
其中石牌坊位于墓道入口处,有四柱及中门、左、右边门等三门(中门宽3.7米,左、右边门各宽2.1米)。坊柱有花卉、和合仙、寿星等道教浮雕。上书“蒋母墓道”四字系孙中山手迹。跨路而筑的下轿亭远看象一顶道士帽或古代书生的方巾帽,系休息之用。沿途两旁遍植松柏,高大挺拔,蔚为壮观。当初蒋介石携子孙前来拜祭时,都在此地下轿步行至墓地,蒋氏后嗣及交好之士纷纷仿效以示敬崇,久而久之当地人便将该亭叫做“下轿亭”。检票亭是新设的,飞檐翘角,亭上有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所题的“蒋母陵园”四字匾书。两侧悬挂的“炜兹彤管永式仪型,淑德厚福克享遐龄”对联则是李宗仁书写的。八角亭又名孝子亭,是蒋介石考虑到九泉之下小脚老母行路维艰,特在漫漫墓道中间建造的,目的为了让母亲的亡魂得到休息,以尽孝心。乡民习惯以“孝子亭”相称。
慈庵初建于蒋母60诞辰的1923年,位于离墓地约160米处的山墩间,有新式洋房三间(1930年改建后共有主房五间,附房六间),是蒋介石扫墓时常住之处。蒋介石自言平生愿常居慈母墓旁,所以每次回溪口多择此地居住,以示不忘母恩,谨守墓园。该处也取纪念慈母之意,命名为慈庵(当地人一般称为坟庄或墓庐)。慈庵左边一个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扫墓或下野休息常住之处,西安事变后他曾在此养伤110多天,是住得最长的一次,1949年第三次下野后亦长居于此。右边两间为招待亲友的客房,附房是看墓人居住和做饭用膳之处。主房中堂挂有王采玉遗像,两壁分嵌蒋介石所写的《哭母文》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慰劳蒋总司令文》。《哭母文》表达了蒋介石对母亲王采玉的深厚感情,也透露了兄弟不和、家庭矛盾等内幕。《慰劳蒋总司令文》则反映了国民党新军阀内部勾心斗角的矛盾和蒋介石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正中一方石碑镌刻了孙中山手书的《祭蒋太夫人文》,记述了孙中山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以及孙中山对蒋母的高度评价;碑阴刊《王太夫人事略》记述了王采玉的生平及蒋介石孩提时的顽皮。除了纪念意义外,正中这一块碑就好比院落中的照壁,起到了阻隔空间、屏蔽正堂的作用,使建筑增加了层次感和气势。
出慈庵登数百台阶,即达蒋母之墓。据说当年蒋介石为了挑选合适的墓地,不惜重金普招上海、江西、广东等地的著名风水先生来溪口择地,最后选在了白岩山上的鱼鳞岙。从武岭鸟瞰,鱼鳞岙整山全峰相如弥勒佛打坐;从“弥勒佛肚”处仰视,东边的山岙如状元拉马看榜;俯视山下就是炊烟袅袅的溪口镇三农村。农村土灶的炊烟犹如绵延不绝的三炷青香,且天天烧香、永不间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农村连成了整体,煤气灶也替代使用柴火的土灶,从此烟绝香断,成为了永久的遗憾——更为巧合的是,此地与蒋介石父亲的墓地遥遥相望,既满足了蒋母身后另葬的遗愿,也可以了却蒋介石恐母亲长眠于此,难耐寂寞的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