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做作业有什么好办法管理他

孩子不做作业有什么好办法管理他

一.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找一个专门做作业的地方,最好是在书房里,或是在自己的卧室,文具盒,橡皮擦、小刀、纸张等齐全,以免孩子因为找这些工具而影响作业。当然旁边没有电视电脑那种更容易诱惑孩子的玩具。最好不要让孩子边写作业边吃零食,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注意力不够集中做作业不够专心的坏习惯。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作业。
二.想办法激发孩子做作业的兴趣。
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夸奖学生,有时候也会用小贴画小奖品奖励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没有耐心做完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该在旁边反复的催促,而是要想办法去激励他完成作业。比如,与孩子约定如果他完成作业的三分之一,将可以有一样他喜欢的小东西,或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果完成了作业的一半,可以允许他多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或得到一个冰淇淋,这样一来激励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如果他可以按时完成全部作业交给老师的话,则可以有更多的奖励。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列出一个他愿意争取的奖励清单,但不是什么昂贵的、特别大的奖励,可以是一些食物奖励,如可以吃些小零食,或者是给小玩具,又或是和父母一起玩棋等。这样你就能保证经常提供奖励。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鼓励他,本身也是在清楚地告诉孩子你要求他怎么做。然而象孩子有小小进步父母要给予奖励一样,他做不到时,小小的惩罚,也是必要的。父母要不断地坚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多表扬、少批评。
三.培养信心。
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责罚,应适当加强辅导,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这样一来信心渐渐有了,做作业就变得主动了。
四.寓教于乐。
孩子因为爱玩,节假日家长可以陪孩子去玩个够,游戏、爬山、打球、下棋等等。在玩的过程中,找机会跟他讲些古今中外名人用功读书的故事,要孩子向名人学习,学好知识本领才能做好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候还可以告诉孩子,父母节假日可以去玩,但上班时间不能玩;好孩子课余时间可以玩,但上课时间不能玩。在玩得高兴时,孩子比较容易听进道理。这样寓教于乐,使孩子明白学习和做作业的意义。父母再想办法加强督促检查,让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有能力的家长课后可以陪同孩子复习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指导他认真完成作业。
不要因为孩子常常不做作业就过分指责,责罚他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也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父母要冷静处理,正面教育。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快地完成作业,并及时表扬他,可以激励他努力学习,这样信心渐渐有了,成绩有提高,那么他也不会再害怕做作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孩子不做作业有什么好办法管理他
课外作业一般也叫家庭作业,它是课堂作业的延续和补充。通过一定数量作业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培养独立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外作业布置与检查是教师每日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做课外作业的学生几乎各校都有,班班都有,而且是屡禁不止。教师们常常是高高兴兴进教室,可每次检查家庭作业,都会怒火冲冠:因为总有几个学生不做家庭作业。补、罚、请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但仍不起多大作用,不做课外作业的学生依旧是天天有。老师们普遍认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最让人头痛的是那些不做课外作业的学生。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纠正学生这一不良行为呢?通过教师们的共同探讨,我们初步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一、小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原因、
⒈家庭方面
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影响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响,从小养成不好的思想和习惯,那么进入学校以后,学校就要耗费较多的精力才能矫正他的缺点。如今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家长只管养不管教,错误认为,他们的责任只是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至于教育问题,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的家长偏爱,溺爱孩子,养成儿童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也有的家长有教育子女的愿望,但往往教育不得法,对孩子严厉有余,抚爱不足,甚至动辄打骂,使儿童表面上唯唯诺诺,但内心又不以为然的变态心理。这些都是造成孩子不做家庭作业的起始原因。
⒉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者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师的言行不一致,上课时常常是丢三拉四,再就是教师的管理不到位,如布置作业不经常、检查作业不及时等,都是学生养成不做课外作业的直接原因。
⒊社会方面
社会是个大家庭,社会中的不良因素也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如随处可见的家庭赌场,黄色影视书刊,网吧,游戏机室等,无处不吸引着孩子们。特别是游戏机室里,不仅上课前有孩子的身影,放学后孩子舍不得回家,双休日那里更是他们的乐园,至于课外作业,早就丢到脑后了。不少孩子就因为这样拉下了学习。
二、小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对策
⒈建立家长学校
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家长正确理解教材,以免在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时出现偏差。在组织家长学习时还要鼓励家长积极发言,请他们对学校工作提意见,对家庭教育提出看法,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既教育了其它家长,又能给老师提供一些好的经验,可谓是一举两得。
⒉加强思想教育
要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制定切实可行教育工作计划。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一要善于观察,二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建立良好得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吐露心声,以便更好得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五年极插班过来的,当时数学成绩是⒗5分, 而且数学家庭作业经常不做,既使做了,字写的根本叫人认不得,。经过一阶段相处和实际考察,我逐步了解到: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家里除了两张破床,再就是一个破衣柜和上面的一台旧黑白14寸电视机了,作业都是在床上写的。他和继母关系不好,更不愿回自己的家里去。针对这一情况,我一方面让他到同村的同学家写作业,一方面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去和继母相处,使他明白,奶奶年岁已高,最终还是要和父母一起生活。说动了孩子心,我又间接作了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这个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毕业会考数学成绩达优,上初一还当上了班长。每每想到这个孩子,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⒊及时家访
在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就是上帝,要想请家长到学校是一件很难的事,有的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则认为:到学校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是教师到学生家去家访就不同了,家访,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更好得全面了解学生,有利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成功的家访还能受到家长的称赞,提高教师的威望。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家访呢?
家访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要全面,谈话时,一般应让学生在场,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他在学校的进步、他的优点和缺点、指出努力方向。在家访中切忌“告状”,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要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研究教育办法。教师必须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从爱护他出发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
在教五年级数学时,我们班转来一名女生,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每次在课堂让她回答问题时,她的脸就成了大红布。据了解:以前她在班级是个遗弃生,因而,她的家庭作业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了,数学成绩最好得时候是三十分。在一次家访中,她的父母一见到我就说:“腌家丫头太笨了,对数学混得很,我看数学很难上去。”我笑着开玩笑道:“难怪你家丫头笨!都是你天天说的,再聪明的孩子,说久了也会失去信心的,自认为自己就是个苯孩子。”当时该生正好改对了一道错题,我于是就因事利导到:“您看见了吧,这道题目我并没有讲解,而是您的孩子自己做出来的,难到您还认为她笨吗!您的孩子数学之所以差,其主原因是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再就是对数学花的功夫太少了。”自从那次家访后,该生变化很大,不仅家庭作业天天做,上课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每天放学后,还主动找我问问题,让我出题目给她做。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她毕业会考,以75分的数学成绩向母校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回顾该生的成长过程,我认为那次家访的作用非常大。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同村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指定集体学习的地点。教师要经常不定期的抽查,督促他们养成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小组,让其它小组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办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愉快的教学方法都能够感染学生,使他们乐而不疲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坚信:没有克服不了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16
作为孩子,我想说是管不到的
第3个回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