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比博士学位高,对吗?

我同学不信,给我点证据说服他

博士是最高学位和学历,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但是博士后肯定拥有博士学位和学历。
博士后一般是博士修完后,投身于科研工作,这部分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称为博士后。
比较明了的说法:
博士的学历、学位=博士后的学历、学位
博士的资历<博士后的资历 (相对而言)

博士后也就是博士。不同之处在于,博士后是过渡性的职位,博士是一种学位。

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翻翻《辞海》,可以找到清楚的说明。《辞海》尚未收入博士后这个辞条。

博士后的出现,一说早在1876年,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来资助青年学者从事研究工作。因为最初接受资助的青年中,有几位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故而有人称他们为博士后。另一说,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博士后这种职位,盛行于北美。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要经过博士后的专业研究阶段,才能在大学取得任教的资格。有本事申请到研究基金的教授,可以通过刊登广告,招收博士后。教授与博士后的关系,是雇主与受雇者的关系。被教授录用的博士后,要同教授一起从事研究工作,可以共同发表论文,有时还要代替教授给学生上课。博士后的工资和任期,由双方协议而定。有些博士后,一做就是十几年。

我国在1985年起推行博士后制度。他们是由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中挑选、吸纳的。经过博士后阶段,可望正式进入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我国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或博士后流通站。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闻说一般为两三年。近有报道,广东最早提出“博士后制度实现形式要多样化”,有些企业也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作者:李紫 出处:《中外期刊文萃》2003-2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2
首先,博士后不是学位.目前在中国学位有学士学位,研究学位和博士学位.
简介
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
人们的误解
博士后很容易形成误解,就是“博士后是博士以上的学位”实际上博士后站是一种工作站,具有流动性。凡符合条件的博士可在国家认证地博士后流动站申请成为博士后,期间做相应地研究项目,期满了以后可以出站。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激励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奋发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成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研究决定,给期满出站,并且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一般为两年)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所以说"博士后"其实是一种工作,而拥有"博士"学位是申请成为"博士后"必要条件。 博士后指的是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他成为正式的专职研究人员之前,经过竞争而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津贴,在一所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经验。一般称这些人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博士后实际上只是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一段经历,它不是学位也不是职称。他是又一段研究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不能马上找到工作或是教授那里特别需要才经历这段工作。当然他对适应将来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好处,这段时间并没有固定的限制,有的题目大所需时间就长。职称是我们中国的说法,国外只有职务这一说。 有些人在找到工作之前,可能会连续做几个博士后。 不是学历不是职称,只是一个经历过程中的称呼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使人才特别是青年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备受各国重视,博士后制度成为许多国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
历史源头
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1983年至198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两次致信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李政道,并仔细听取其关于实施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方案,当即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是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方案——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自1984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华、复旦首批设立流动站以来,目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流动站。如今,全国343个高等院校和科研研究所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6个1级学科;在企业中建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现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逾3.2万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逾1.2万人。博士后工作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博士后在中国
在中国的学位等级中,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了,博士后不是学位! “博士后”,是对英文postdoctoral的直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下的定义,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 有人认为,“博士后就是待业的博士,同样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人家多了个好听的名字而已,可是国人却觉得这个名字很神圣,等同于‘圣贤’!”。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同学校的博士并不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因此,即使是一点点高低之分也足以分出胜负。而且,随着博士培养的质量的下滑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所和很多机构都开始将目光投向既有博士学位,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博士后。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我国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缺乏起码的淘汰机制,这使得一些“水博士”就业后就有了“混”的条件,因此,用人单位开始将目光定位在博士后,这样用人单位就低成本的获得了1-2年的考察期,并同时从博士后身上获得了一定的“效益”。这在某种程度是变相延长试用期,很多单位趋之若鹜。如浙江大学曾经规定留校博士,如未能再做满两年本校博士后达到两篇SCI文章,以及申请到国家或省基金的要求,应立即出站,自寻其他就业途径。后来考虑到科研周期的问题,已修改政策。 因此,那些单纯认为“博士找不到工作,只有在博士后流动站呆着,叫博士后”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但是,由于不少国内高校在招聘以及待遇方面偏向于有博士后经历的人员,这种观点中可能夹杂不少利益的成分。
第2个回答  2010-10-22
不对。博士后不是学位,只是表明曾经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过,只是一种工作经历,工作2年后出站,给一个证书,但绝不是学位证书。博士学位就已经是最高的了,没有再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