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扩展资料: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幼年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9

不惑之年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 

1.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2. 【出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3. 【示例】: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

4.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5. 【近义词】:豆蔻年华    

6. 【反义词】:黄金时代   

拓展资料

1、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3、正当事业家庭蒸蒸日上,你跨过了不惑之年,从此后,新的天地将会更加美好!

4、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5、很多男性到了不惑之年以后会愈加意识到自己的情感麻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14

不惑之年是人到此时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不致迷惑。

[解释]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发音]bù huò zhī nián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例句]

1、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2、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3、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4、看上去他虽然像个小伙子,红光满面,但事实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

[近义]豆蔻年华

[反义]黄金时代豆蔻年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4

四十而不惑常指男人到了四十岁就不应该对外物有所疑惑,而是要思想清晰,对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妥善解决,出自《论语·为政》

第4个回答  2014-09-09

    经历的事情多了,看得事情多了,应学会沉稳,不会受新鲜事物的迷惑。

    但实际40岁的人,往往不是这样做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