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文化成就

注意是文化方面成就,尽量全面,满意再加50分

  “十一五”苏州文化发展成就综述

  “十一五”时期,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达到了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各种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相继开展,吴文化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突破,广电、新闻出版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文化惠民服务继续深入推进,并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作演出与市场接轨。“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得以健康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十二五”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共文化设施四级全覆盖
  户籍人口不足3万人的昆山市陆家镇,自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1个亿,高起点建设了7600多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和5000多平方米的艺体中心,高标准建设了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其中大大小小10多个文体广场各具特色,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升了乡镇品位。
  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是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健全和有效使用,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保障。五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科学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健全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公益性文化设施已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
  此外,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演艺中心、苏州评弹学校新校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各市(县)、区相继建成一批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基本完成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任务,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在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全市共有市及县区级博物馆、纪念馆42家,美术馆11个,公共图书馆总分馆85个。 12个图书馆和8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据介绍,至“十一五”末,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254.55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13平方米,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把文化事业当成文化产业来抓,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十一五”期间,苏州走出了一条文化事业产业化、文化资源市场化的道路。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各大直属文化院团已提前“热身”,不少院团早已摆脱了“等、靠、要”的被动局面,积极探索市场化道路。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2009年,我市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文艺院团和出版体制改革,苏州市歌舞团、苏州市锡剧团和苏州大学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顺利完成转企改革。
  同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捐赠和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探索文化设施国有民营的新路子,对政府兴建的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行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实行文化设施经营管理的社会化、产业化。多样化的经营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下海”的文化院团迅速适应市场,并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十一五”期间,我市文艺领域群芳争艳,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共有1台剧目入选文化部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台剧目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1台剧目获“文华大奖”,5部戏剧和文学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部文学作品获鲁迅文学奖,2台剧(书)目获“文华剧目奖”和曲艺“ 牡丹奖”节目奖。

  文化品牌活动方兴未艾

  三年前,第七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在苏州成功举办,三年后的深秋,第八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又在苏州上演,作为主办方之一,苏州把这个国内唯一的大型国际民间艺术节演绎得精彩纷呈。“十一五”期间,我市重大文化活动亮点纷呈,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先后承办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三届、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十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等国家级节庆活动,昆曲、评弹、滑稽等优秀艺术和“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览”广泛开展国内外巡展,取得了重大反响。顺着如水的苏州文化之河,这座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千年古城,如一叶轻舟漂向世界各地。

  此外,各种惠民文化品牌活动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的一道道精神大餐。我市精心举办的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以及创新开展的“群星璀璨”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吸引市民群众纷纷参与,直接受惠群众累计突破5000万人次。各市(县)、区组织开展的各类重要文化活动每年近4000次,各类民间文艺活动1.5万余次。

  初步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今年6月在苏州揭晓的“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中,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榜上有名,而苏州古城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经过6个多月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在今天苏州木渎、胥口一带山间盆地内,发现了一座初步被认定为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城址。

  据介绍,近年来吴文化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成立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积极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增国保单位19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点1919处,数量居全省之首。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积极推进保护名录、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中保持领先。据介绍,目前全市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有6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名录分别有24项、64项、94项和209项。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我市建立专项保护资金,每年由市财政专项拨款300万元。据统计,2007至2009年,在政府资金投入和奖励引导下,社会民间资金参与非遗保护的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市积极探索实践了非物质遗产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建设相结合的保护模式,涌现了一批民间投资的非遗保护示范基地,目前我市非遗保护示范基地数量已达48个。

  文化产业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相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苏州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苏州凭借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开放博大的包容胸怀、科学精确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已走出了起步阶段。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涌现出了一批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如中国光华(苏州)文化创意博览中心、现代传媒大厦等,并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各相关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培育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艺术、出版印刷、广播影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会展广告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2008-2015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划》,全面加强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竞争、选拔和激励机制,一批成绩突出的中青年艺术人才分别被推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五个一批”人才。

  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上资源丰厚、人才集聚以及有力的政策保障,使得苏州的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以迅猛发展。至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企业约8700多家,营业总收入达1118.3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79.6亿元,规模和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约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0%,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6%。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