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如题所述

1、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其具体目标主要为外部提供财务报告信息。

管理会计侧重点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客观性原则,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

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

3、遵循的原则、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报表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完全限制和严格约束,在工作中可灵活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

4、信息的特征、载体不同

财务会计能定期地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和综合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是有统一格式的凭证系统、账簿系统和报表系统,统一规定财务报告的种类。

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为满足内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大多为没有统一格式的各种内部报告,而且对报告的种类也没有统一规定。

5、方法体系不同

财务会计的方法比较稳定,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核算经济事项,数字运算相对简单。

管理会计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对相同的问题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信息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

6、观念和取向不同

财务会计将其着重点放在如何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要素在供、产、销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及使用、消耗情况上,十分重视定期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质量。

而现代的管理会计不仅着重实施管理行为的粗放型结果,而且更为关注管理的过程,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目的是总结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

扩展资料: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按核算主体及目的不同可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账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参考资料:会计-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主要区别有

1、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2、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3、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帐型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主要有核算资料同源、工作目的一致、核算内容交叉等。

扩展资料

主要联系有

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从会计发展中来看,初期的会计是以单纯核算系统出现的,无从区分“管理”和“财务”。从核算资料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一的,即核算资料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财务会计以反映过去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管理会计以筹划未来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

虽然二者的工作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从加强企业管理着眼,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提供辅助经营决策的资料和依据,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12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区别:

1、研究的内容不同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收入管理、分配管理。

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

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记录、计算、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

2、研究的对象不同

财务管理是对资金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

管理会计是对资金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

财务会计是对资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

3、目的不同

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它不会直接和具体地参与到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中去,它的目的是向各方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这种信息要考虑到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

4、服务的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管理信息,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故称为“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

而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有关企业最基本的财务成本信息,但主要是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服务,故称为“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联系:

1、它们所处的环境相同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三者都处于现代企业会计中,为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预测、决策、分析、评价,实现现代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它们源于同一母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的有机整体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之中的许多数字资料都是来源于财务会计之中,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可见,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现代企业的有机整体。

3、它们之间的工作客体相似,工作目标一致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三者的工作客体为企业的资金运动,分别对资金进行筹集、使用、记录、控制、评价考核,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的决策。

扩展资料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 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

因此,概括说来,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财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更主要的是财产和债务,即资产和负债等。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现金平衡原则、收益风险原则以及利益协调原则。

1、系统性原则是指财务管理是集团各成员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

2、现金平衡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中,贯彻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客观上要求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到现金收入(流入)与现金支出(流出)在数量上、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即现金流转平衡。

保持现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现金预算控制。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

3、 收益风险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获取收益,总得付出成本,而且面临风险,因此成本、收益、风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

4、利益协调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离不开处理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内容各部门、债务人、被投资企业、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

利益关系协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契约(合同)、企业章程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均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规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财务

第3个回答  2021-12-08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经济学起源不同,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是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背景下,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确定受托人或代理人的受托责任履约情况提供公认的鉴证标准。

而管理会计则是基于管理经济学发展而来,目的是为企业经营者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相关决策支持,它注重效益、效率和效果,希望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

第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涵盖范围和计量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假设,主要反映和报告可以货币形式计量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的计量对象则主要包括与价格(货币)、时间、质量、速度、态度这五种不同计量标准相关的信息,并在对这些不同维度信息计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报告、评价和控制跟进,在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帮助改进相关工作。

第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参与人员不同

一般而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是以财务人员为主体,按照“交易或事项原始信息”——“商业信息”——“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的逻辑脉络,组织单位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并对外呈报。管理会计的主体则是单位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由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是一个精密配合的过程,任何一个部门或人员对于企业目标、部门和个人目标、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单位的整体表现。

要了解更多财务知识可以找恒企教育,恒企教育采用SEE.Al教学系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支撑、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驱动的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信息平台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第4个回答  2018-12-05

一、服务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

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

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管理信息,

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

故称为

“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

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有关企业

最基本的财务成本信息,

但主要是侧重于对企业外界

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服务,

故称为

“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

二、工作重点不同

管理会计

属于“经营管理型”,工作重点

在于面向未来,不仅要反映过去,

更侧重于利用历史资料来预测前景、

参与决策、规划未来,

控制和评价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

财务会计

属于“报账型”会计,

工作重点主要是面向过去,

单纯地提供历史信息和解释信息。

三、约束依据不同

管理会计

不受“公认会计原则”

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

只服从管理者的需要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系统理论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约束。

财务会计

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

以及政府有关法规的约束。

四、时间跨度不同

管理会计

编制内部报告的时间跨度,

有较大的弹性,

短到每小时、半天、一天,

长到十年或十五年,

完全根据管理者的需要。

财务会计

在这方面则很少有弹性,

对外编制基本财务报表通常

是一月、一季或一年。

五、会计主体不同

管理会计

主要以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为会计主体,

并对它们的日常经济活动的实绩

和成果进行控制、评价与考核;

同时也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

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预算

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

财务会计

主要以整个企业为会计主体,

提供集中、概括的财务成本信息,

用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作出综合的评价与考核。

六、会计程序的不同

管理会计

具体业务处理程序一般不固定,

有较大的选择自由,通常也不涉及

填制凭证和算式记账的问题,

报表不定期编制,无一定格式,

可根据管理者的需要自行设计。

财务会计

具体业务处理程序则比较固定,

并具有强制性;

凭证、账薄和报表有规定格式,

报表定期编制。

七、会计方法不同

管理会计

在对未来的生产活动

进行规划和控制时,

可根据需要,采用实物、金额、

指数、比率等多种计量单位形式以及会计、统计

和数字等多种技术方法。

财务会计

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

按照固定的核算程序,

主要采用会计的普通算术方法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汇总、

整理、报告,其方法比较单一。

八、精确程度不同

管理会计

着眼于未来,

一般能算出近似值即可;

财务会计

工作重点是反映过去,

通常都是肯定的经济业务,

数据力求准确,一般要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九、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

一般通过编制内部报告来提供有

选择的、部分的特定的管理信息;

财务会计

是通过编制基本财务报表来提供

系统的、连续的、综合的财务成本信息。


会计实务信息化应用能力证书,简称:会计信息化证,包括会计信息化证(财务会计)与会计信息化证(管理会计),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和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联合颁发,是目前国内财经领域权威的实操能力证书。管理会计信息化证已于近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