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宝的诞生过程

如题所述

2007年12月18日,夜晚,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上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来自中央、全国以及海外的100多家媒体,共同见证、报道这一全球瞩目、万众期待、激动人心的时刻 。
随着寓意吉祥的蚌壳的打开,闪亮的珍珠自然滑落,多米诺骨牌如水幕般铺开、变换,45秒的骨牌推演,全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沸腾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舞台的中央。一会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变成了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全场激情迸发、掌声如潮。当动漫形象的“海宝”向大家招手致意,随着音乐节奏快乐起舞的时候,全场飞舞的荧光棒会成了五彩的海洋。自信、快乐、可爱、俏皮的“海宝”,成为这一夜,这个灯火璀璨、全球关注的夜晚,最闪亮的明星,真正成了“四海之宝”。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
要践行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的承诺,就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吉祥物。为了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遴选符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和理念的吉祥物,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于2007年1月17日,通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公告》,正式开始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全球征集活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专门成立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办公室。
从2010年1月17日到2010年5月31日,征集办公室的50多位同志,在全国过范围内走访、接洽了1500多家设计公司、800多家广告公司、1000多家动漫类公司和200多所专业院校,直接接触各类人员8万人次,广泛发动了设计界、美术界、卡通界和教育界的诸多专业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我们的组织工作得到了海内外众多专业机构、专家学者、设计类院校的热烈响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2007年5月31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活动截止,我们共收到来自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五个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罗马尼亚、新西兰、墨西哥、葡萄牙、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委内瑞拉、加拿大、哥伦比亚等21个国家的26655件应征作品。其中中国内地作品26203件,台港澳21件,国外431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了吉祥物的征集,按照应征作品数量的多少前10名的有:上海、吉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辽宁。真正践行了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征集初衷。
在26655份来稿中,10岁以下作者的作品数量约占总数的7%,10-20岁作者的作品约占35%,21-30岁作者的作品约占28%,31-40岁作者的作品所约占19%,50岁以上作者的作品约占11%。投稿者的男女比例约为56:44。
应征者的职业包括学生、干部、退休老人、运动员、护士、设计师、普通职员、画家、作家、教师、演员等等。来稿中,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69%,来自中部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总数的20%,来自西部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总数的11%。
135天征集期间,平均每小时收到8件应征作品。在5月31日截止后,仍有数百份应征作品陆续送达征集办公室。
征集活动结束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于2007年6月下旬开展了吉祥物的评选活动,制定了严格、规范的《评选规则》,组织评委团队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了认真、严谨、客观、公正的评选。11位评委分别来自美术、设计、文化、营销、卡通等专业领域,分别来自国内的北京、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日本、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有着较高的专业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国际性。整个评选过程接受了公证机构的监督和公证,保障了评选工作的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借鉴历届世博会、奥运会的经验,根据评委会推荐作品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评选活动结束后,对入围的作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论证、方案完善和设计提升:一是强化吉祥物的主题演绎;二是美化吉祥物的造型设计;三是优化吉祥物的产品设计;四是深化吉祥物的理念表达。为此,上海世博局成立了由征集办协调、上海著名设计师邵隆图领衔的修改团队,组成由上海永坚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参加的联合团队,对由上海永坚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提出的由汉字发展成吉祥物的创意,进行了近3个月的设计、论证、完善。经过10多轮的方案调整、市场调研,最后,修改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人”——美好城市的创造者和体验者,从而诞生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核心设计理念。
2007年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第五次组委会会议正式确定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方案。
2007年12月18日,“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盛大举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正式向全球发布。
海宝翘起的头发,就像翻卷的海浪;海宝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海宝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的真诚邀请;海宝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着全球城市文明发展的崭新成果。海宝,向全世界传达来自中国的真诚问候——“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欢迎您!” 主体形象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涵义。
名字:“海宝”两字与英文“Harbor (港口) ”谐音,象征了上海这座世纪之都的港口身份。意为“四海之宝”,符合世博会吉祥物这一象征意义。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9

2007年12月18日,夜晚,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上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卫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来自中央、全国以及海外的100多家媒体,共同见证、报道这一全球瞩目、万众期待、激动人心的时刻 。
随着寓意吉祥的蚌壳的打开,闪亮的珍珠自然滑落,多米诺骨牌如水幕般铺开、变换,45秒的骨牌推演,全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沸腾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舞台的中央。一会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变成了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全场激情迸发、掌声如潮。当动漫形象的“海宝”向大家招手致意,随着音乐节奏快乐起舞的时候,全场飞舞的荧光棒会成了五彩的海洋。自信、快乐、可爱、俏皮的“海宝”,成为这一夜,这个灯火璀璨、全球关注的夜晚,最闪亮的明星,真正成了“四海之宝”。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
要践行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的承诺,就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吉祥物。为了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遴选符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和理念的吉祥物,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于2007年1月17日,通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公告》,正式开始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全球征集活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专门成立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办公室。
从2010年1月17日到2010年5月31日,征集办公室的50多位同志,在全国过范围内走访、接洽了1500多家设计公司、800多家广告公司、1000多家动漫类公司和200多所专业院校,直接接触各类人员8万人次,广泛发动了设计界、美术界、卡通界和教育界的诸多专业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我们的组织工作得到了海内外众多专业机构、专家学者、设计类院校的热烈响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2007年5月31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活动截止,我们共收到来自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五个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罗马尼亚、新西兰、墨西哥、葡萄牙、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委内瑞拉、加拿大、哥伦比亚等21个国家的26655件应征作品。其中中国内地作品26203件,台港澳21件,国外431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了吉祥物的征集,按照应征作品数量的多少前10名的有:上海、吉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北京、天津、辽宁。真正践行了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征集初衷。
在26655份来稿中,10岁以下作者的作品数量约占总数的7%,10-20岁作者的作品约占35%,21-30岁作者的作品约占28%,31-40岁作者的作品所约占19%,50岁以上作者的作品约占11%。投稿者的男女比例约为56:44。
应征者的职业包括学生、干部、退休老人、运动员、护士、设计师、普通职员、画家、作家、教师、演员等等。来稿中,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69%,来自中部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总数的20%,来自西部地区的稿件数量约占总数的11%。
135天征集期间,平均每小时收到8件应征作品。在5月31日截止后,仍有数百份应征作品陆续送达征集办公室。
征集活动结束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于2007年6月下旬开展了吉祥物的评选活动,制定了严格、规范的《评选规则》,组织评委团队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了认真、严谨、客观、公正的评选。11位评委分别来自美术、设计、文化、营销、卡通等专业领域,分别来自国内的北京、上海、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日本、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有着较高的专业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国际性。整个评选过程接受了公证机构的监督和公证,保障了评选工作的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借鉴历届世博会、奥运会的经验,根据评委会推荐作品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评选活动结束后,对入围的作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论证、方案完善和设计提升:一是强化吉祥物的主题演绎;二是美化吉祥物的造型设计;三是优化吉祥物的产品设计;四是深化吉祥物的理念表达。为此,上海世博局成立了由征集办协调、上海著名设计师邵隆图领衔的修改团队,组成由上海永坚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上海九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参加的联合团队,对由上海永坚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提出的由汉字发展成吉祥物的创意,进行了近3个月的设计、论证、完善。经过10多轮的方案调整、市场调研,最后,修改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人”——美好城市的创造者和体验者,从而诞生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核心设计理念。
2007年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第五次组委会会议正式确定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设计方案。
2007年12月18日,“吉祥中国——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盛大举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正式向全球发布。
海宝翘起的头发,就像翻卷的海浪;海宝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海宝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的真诚邀请;海宝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着全球城市文明发展的崭新成果。海宝,向全世界传达来自中国的真诚问候——“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欢迎您!” 主体形象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涵义。
名字:“海宝”两字与英文“Harbor (港口) ”谐音,象征了上海这座世纪之都的港口身份。意为“四海之宝”,符合世博会吉祥物这一象征意义。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