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实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针对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的教学,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验劳动可以创造美。

              活动一:观察发现,保存素材

        此活动属于课前的准备阶段,孩子们在村子里寻找美、发现美,以及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进行拍照,发到班级微信群里。通过他们分享所拍的照片,我发现孩子们的视角都集中在村部,也就是村民口中的大队。这个地方从房子的外观到房前屋后的建筑,深深吸引着他们。第一,这里是晚上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大人们在这里跳舞,扭秧歌,打牌,孩子们在这里玩耍,非常热闹。第二,这里是村里承办重要事情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一个村的门面,所以各项设施都要齐全。孩子们上传的照片包括各色鲜花、小桥流水、瓜果蔬菜、特色建筑等优美的风景,也包括凉亭旁乱丢的水瓶、塑料袋、一次性杯子碗筷,以及果林、菜园旁的粪便等污染环境的不和谐因素。孩子们用心发现,搜集本次口语交际素材,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说的基础。

        活动二:小组汇报交流,归纳整理建议

        根据孩子们展示的图片,大家课堂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发现进行整理。先汇报村里的美景,再话题一转,这样的美景遭到破坏是一件多么让人痛惜的事,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欲望,为下面的劳动实践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大家针对这种污染环境现象分组讨论交流,提出了多条建议。

        课堂上两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出现了交叉重叠的情况,于是大家提议进行整理,形成一份建议书,准备张贴在村部最显著的地方,以此提醒村民一起来保护环境。 

            活动三:制作宣传牌,撰写宣传语

        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很多点子,利用纸壳、木棍等废旧物品,加上自己的巧手制作了宣传牌。大家分工明确,一起合作完成,彰显了小组的团结性。班级中四个女生分成两组,负责宣传牌的制作,两个男生一组负责再次整理建议书,达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孩子们在制作与整理的过程中,总是出现字写错误、或者颜料弄洒的情况,但他们都会积极思考,弥补过失。例如:浩浩写错了两个字,就剪了两个爱心❤粘贴在错字处。琪琪把钢笔水不小心撒在了宣传牌上,就画了一些小花和小草。莹莹写错了学校名字,就在错的地方涂了一片绿色草地。

        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着合作的快乐,体验着思考带来的成功喜悦。

        活动四:劳动实践,治理村部环境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这深秋的时节,中午的天气依然如入春般温暖。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村部进行劳动实践,清理各处垃圾。由于落叶的关系,树丛中以前被树叶遮挡的白色垃圾一目了然。孩子们已提前戴好口罩和手套,准备好丝袋子,拿好了我们制作的宣传牌和建议书,兴冲冲地走进村部。我们从西向南依次清理,每清理出一块地方就立下宣传牌。由于只有两块宣传牌,所以在选择立牌位置的时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商讨,有的孩子认为放在树丛,但又担心他人看不到,有的孩子觉得放在人休息的地方,但又害怕遭到破坏,还有的孩子提议放在村部宣传板处,但又会破坏宣传栏的整体效果。孩子们的思虑比较周全,可见大家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总是全方位的思量。最后孩子们担心下雨时会把宣传牌浇烂,所以选择一个放在树荫下,一个放在凉亭处。

        经过40分钟的劳动实践,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村部院里的白色垃圾逐渐减少,看着满袋子的垃圾,以及每个宣传牌处干净的地面,孩子们露出了绚丽的笑容。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累的同时,更多地是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活动五:总结反思,记录感受

        劳动过后,班长莹莹提议,回家写一篇日记。这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因为只要班级开展活动,孩子们都会去记录一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虽然还达不到尽善尽美,但那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表达。他们在日记中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着捡垃圾的所见、所闻、所感。莹莹写到:“我们去的时候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精疲力尽,不过为大队的环境能焕然一新,我们很开心!”达达说:“从这次的活动,我体会到了清洁工的辛苦!”思琪同学提出自己的希望:“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让更多的人爱护大队的环境。”浩浩感到:“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啊!虽然很累,但为了保护村里的环境,再累也是值得的。”同时浩浩把捡垃圾的过程写得很形象,例如:“我们像撒欢儿的野鸡一个劲儿的到处捡垃圾,塞到自己的袋子里。”这些稚嫩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对本次活动的真切体会。

        从一节语文口语交际课,拓展到社会实践活动,再回归语文的习作,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让孩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每个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就需要表达内心所想,与人交流,无论是口述,还是书面表达,都能体现出一个人文化素养与能力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也可以说,一切学习都源于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