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何最先灭亡?

如题所述

在很多历史学家的眼中,蜀国是魏、蜀、吴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国家。但是蜀国却是三国中最先亡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给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蜀国灭亡始末

蜀国灭亡是在仓促之间的,快得让人难以置信。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五月,曹魏决定伐蜀。同年八月,魏军兴师动众,邓艾、钟会和诸葛绪三路出兵。

蜀国大将军姜维得到消息后,立即请求后主刘禅,派兵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谁知刘禅并不听姜维的建议,而是听黄皓的话,认为魏军不会攻打过来。最后,刘禅又听从谯周的建议,不战而降。

但是蜀国本不该这么快灭亡的,也不该是三国中最早灭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前言所述,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蜀国是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蜀国是依法治国的,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可谓是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蜀国上下没有一个贪官污吏,民风一片淳朴善良,所有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没有丝毫怨言。用陈寿的说法是:

“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那么,蜀国为何最先灭亡了呢?

世人一般把蜀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三点。第一,刘禅昏庸;第二,黄皓和陈祗乱政;第三,谯周误国。

二、刘禅昏庸



很多人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是导致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那么,我不禁要问:刘禅真的昏庸吗?

我的答案是:庸而不昏。

刘禅只能算一个平庸的皇帝,但是他绝对不昏,更不弱智。

刘禅是很平庸,不然刘备临死前不会“托孤于丞相亮”,还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禅是很平庸,没有多少能力,不然不会一登基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允许他开府治事(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和官僚体系),不久又封他为益州牧,把蜀汉政权全部交给了他。用刘禅自己的话说是:

“政则葛氏,祭则寡人。”

用陈寿的话说是: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显然,刘禅是将蜀国上下一切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俨然成为了蜀国的“一把手”,而刘禅只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诸葛亮去世,时间长达11年。

此外,刘禅身上的问题实在很多,比如亲近小人、不战而降、忘恩负义、没有心肝。

然而凭这些就说刘禅是个昏庸的君王,那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

①先说放权



刘禅登基时,只有十七岁,他将权力全部交给诸葛亮,是在履行先皇的遗命,并不能说明他就想那么做,更不跟说明他愿意放权十一年。

这样说有证据吗?

有。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人民纷纷想为诸葛亮立庙,但是刘禅不同意。直到很多人劝谏后,他才妥协了一点,允许在定军山附近建庙。由此可见,刘禅当初放权并非自愿,他的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②亲近小人

很多人说,刘禅崇信宦官黄皓,导致蜀国朝政混乱不堪,因此得出他昏庸的结论。但是我认为,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理由是:自古以来,哪位皇帝身边没有小人呢?哪位皇帝没有宠信过小人呢?就算是英明的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他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小人,他们也受到过小人的蒙骗。

③不战而降

刘禅确实是不战而降,但是并不能把蜀国灭亡的原因全归咎于他。因为历史上不战而降的人有很多,比如刘璋,怎么他不战而降就是弃暗投明,而刘禅不战而降就是卖国求荣呢?这样说刘禅,显然有失公允。

④忘恩负义

想当年,赵云几次三番救了刘禅。刘禅怎么能只追谥已故的关羽(壮缪侯)、张飞(桓侯)、马超(威侯)、黄忠(刚侯),而忘了追谥赵云呢?

有些人抓住这点,就要说尽刘禅的坏话。

其实这也是不对的。首先,正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一说,那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只封了四位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没有赵云什么事。因此,刘禅不追谥赵云,是有道理的,并不能怪他,要怪也只能怪刘备。其次,当有人劝谏刘禅封赵云时,刘禅是追谥了赵云的,这应该算是从谏如流。

⑤没有心肝

刘禅没有“心肝”,是出了名的,著名的成语“乐不思蜀”就是从他那里来的。但是我认为刘禅的做法,是在装疯卖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刘禅表现出了思念故土的情感,结果会怎么样呢?我想应该是在劫难逃吧!南唐后主李煜的结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也就是说,刘禅只是没有骨气,没有心眼。

终上所述,刘禅是庸而不昏,蜀国灭亡的原因不能全算在他头上。

三、黄皓和陈祗乱政



陈祗剧照

黄皓和陈祗真的乱政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黄皓是蜀国著名的宦官,深受刘禅宠信。但是董允在世时,黄皓不敢胡作非为,祸乱朝纲。据《三国志·董允传》记载,董允常常向刘禅直言进谏,还大声斥责黄皓。结果,黄皓不敢乱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董允在世时,黄皓只不过担任小小的黄门丞。

那么,董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按照诸葛亮的话说,他和郭攸之、费祎都是“良实”,是刘备悉心给刘禅留下来的忠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毫无疑问,董允是个忠臣,不然不会受到诸葛亮的赞赏,这也从侧面映证了黄皓是个奸臣。

董允一死,陈祗继承了董允的位置,和黄皓勾结在一起。从此以后,黄皓开始干预朝政。陈祗死后,黄皓步步高升,从黄门令一路做到奉车都尉,达到了权力的巅峰。黄皓愈发嚣张猖狂,操纵国政,终于导致了蜀国的灭亡(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毋庸置疑,黄皓和陈祗要为蜀国的灭亡负很大的责任,尤其是黄皓。

四、谯周误国



谯周剧照

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蜀国灭亡就是因为谯周。

原因很简单,蜀国君臣不战而降,就是谯周出的主意。

魏军快攻到成都时,蜀国一开始是没想要投降的。刘禅举行了一次御前会议,问群臣该怎么办。结果一部分人主张“奔吴”,也就是跑到吴国那里去;另一部分人主张“奔南”,也就是往南跑,因为“南中七郡,险阻斗绝,易以守”。

正当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时,谯周站了出来。

谯周既不赞同“奔吴”,也不赞成“奔南”,他的建议是直接投降曹魏。

且看谯周是怎么说的。



谯周:陛下,微臣有话要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一国君主到了另一国后,还得当君主的。如果现在陛下您投奔吴国的话,只能为臣,不可能为君。既然这样,干嘛不投降比吴国更强大的魏国呢?况且投靠吴国后,魏国迟早要灭掉吴国。陛下您是想受一次屈辱,还是想受两次屈辱呢?此外,如果往南跑的话,应该提前做好打算,现在为时已晚。

结果,群臣问谯周:如果邓艾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

谯周回答道:现在吴国还没有平定,我敢保证邓艾一定会接受我们投降的,并且还会善待我们。如果不接受的话,我愿意只身前去洛阳,用古代的道理据理力争。

刘禅听后,起初还是不打算投降,而是逃往南方。

谯周又上疏刘禅:南方的人,早就不安定了,之前丞相在世的时候,用武力威胁他们,才得以平定叛乱。如今形势不同了,他们必定会再次叛乱,而不会奉迎我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2
因为在夷陵之战后,蜀国的实力便开始大幅度下降,诸葛亮北伐7次之后,蜀国的国力也被消耗的没有多少了,最终便被魏国消灭了。
第2个回答  2021-02-02
因为曹魏只将其当作了对手,并且其实力远不是曹魏的对手,所以会最先灭亡。
第3个回答  2021-01-31
因为后期蜀汉的名将纷纷去世,君主刘禅又不是一个有统治才能的人,不能很好的信任诸葛亮 ,导致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重用奸臣使奸臣当道,所以蜀汉灭亡也是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