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那么多毒药为什么没被用于战争?

如题所述

毒药的杀伤力自古以来就让人闻风丧胆,如果用于战争更是会死伤无数。

小说里常有那些致命毒药,如见血封喉的鹤顶红、饮之必死的鸩酒。从史书里看,一部分毒药是真实存在的。但在历史记载中,毒被用于政治斗争中的记载远多于在战争中的记载。那么毒药真的不适合大规模用于战争吗?

代的毒药一般被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动物性毒药、植物性毒药以及矿物性毒药。所谓的动物性毒药就是从动物的体内若提取出来的毒药,比方说在宫斗剧中常见的能够使胎儿滑落的“麝香”就是从麝这种动物体内所提取,还有诸如蛇毒与蝎毒等等。植物性毒药就是从植物中所提炼得来,常见的例子有夹竹桃、番木鳖等等有毒植物。而矿物性毒药就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从矿物中所提炼出来的毒药,诸如砒霜、朱砂等等就是常见的矿物性毒药。

其实毒药与兵器一样,都经过了漫长的演练,早期的毒药多以巴豆、砒霜等烈性毒药为主。早在初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毒药被用于战争的例子出现,而使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类似水源投毒,食物投毒等等。但是由于产量的约束,纵然古人有使用毒药用于战争的觉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毒药的进阶应用是与火药相结合。宋代兵书《武经总要》曾记载一种“毒药烟球”,除了火药之外,其中还大量加入了草乌头、狼毒、巴豆、砒霜等烈性毒药,“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为了防止大规模中毒事件,古代军伍也有一定的防毒措施与防毒规定。《武经总要》在《防毒法》一条中开篇便言:“军行近敌地,则大将先出号令,使军士防毒”,除要求慎重采购物资以及对环境进行勘探外,还特地分出四条准备来涵盖对水源安全性的鉴定,可见在宋代时军伍已经有相当的防毒意识。总的来说,早在春秋时期,毒药便已被应用于战争之中,其应用手段也逐渐多样化。但涉及毒性,不谈剂量都是耍流氓。制约古代战争大量使用毒药的关键因素其实主要就是一点:产量。

因为古代制毒技术不发达无法量产,所以没有被用于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因为战争之前肯定都会印图的呀,如果有毒药肯定就被发现了。
第2个回答  2019-10-21
有用于战争啊,古代在两军交战前都要在箭头上面涂抹毒药,以起到杀伤敌人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19-10-22
因为我国古代的毒药,它的药性及特性不适合用于战争。
第4个回答  2019-10-21
这个主要就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啊,成本太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