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军要穿军靴

二战怎么德军和苏军全是穿军靴到膝盖下,非常好看 帅
苏军到6 70年代还是穿军靴,美军为什么不穿是天气原因吗,那在朝鲜战场双方也没穿
军靴到底有什么好处,比美军鞋呢
是陆军都穿

主要目的是保护双脚。
德军军官才穿长筒靴,士兵都是短筒靴,后期都是短帮战斗靴。德国军队穿着马靴和短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中欧地区在冬、春交接时和夏季会有大片泥泞区域,尤其雨后更是不堪,这点比之东欧更为严重。步兵们经常需要在远离道路的地方活动,也就经常要踩到烂泥里。此时此刻,若是矮帮的鞋,便有可能就“陷”在泥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法士兵军鞋是低帮的,因而在战壕里得“战壕足”的人比比皆是。而德国在俾斯曼时代即采用高帮军靴,因而“战壕足”相对而言少之又少。吃一堑,长一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各国的军鞋即以大皮靴为主了。嗣后在越战中,由于越军大量使用“子弹地雷”、“地刺”,故而美军在军靴底部增加了一块钢板,以保护脚底。直到海湾战争时,施瓦茨科夫才改变了这种军靴。
【战壕足:又称“堑壕足”。战时长时间站立于潮湿寒冷的战壕内引起的一种足部损伤。
在接触冷环境中,患肢苍白、发凉、感觉异常并有冷感。此后即进入充血期,患肢发红、发热并水肿,有疼痛感和感觉异常,遇热或使患肢处于低垂部位,可使肿胀更加剧。以后患肢将出现水疱或血疱,皮内或皮下组织亦可出血。此期可延续数日,严重病例可发生坏疽,还可伴有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充血期可有轻度发热、心悸,偶尔有暂时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状。
轻症和早期得到治疗的病人,可在充血期后恢复,其余病例将进入血管痉挛期,患者对寒冷敏感性加剧,并有典型的Raynaud现象和出汗增多、下肢发凉、疼痛及感觉异常。】
越战中,由于越军大量使用“子弹地雷”、“地刺”,使美军的军靴底部增加了一块钢板,以保护脚底,直到海湾战争时,施瓦茨科夫才改变了这种军靴。
低帮鞋(包括解放鞋)跟高帮鞋(典型的军靴)缺点在于:
1、容易进沙粒石子,磨脚
2、容易被枝杈划伤脚踝
3、容易崴脚
4、容易踢到硬物而脚趾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3
传统吧
而且军靴一般作为礼服传的,很多德军普通士兵,作战的时候也是绑腿+皮鞋。
其实不光德国,日本,意大利,甚至中国的高级军官都穿过高筒军靴。
不过看现在哪国军队作战还穿高筒军靴?都改普通的军用皮鞋了对吧。
因为已经被淘汰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3

二战时期是根据不同的作战环境选择皮靴。比如说高纬度、低地国家,御寒防水需要就搭配长筒皮靴。

在沙漠作战除了军官就很少配发高筒皮靴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0-15
因为西欧的天气偏冷而且比较泥泞,所以穿军靴可以防止在行军中鞋子陷在泥中,因为天气不是太热,穿军靴不想你想像的脚捂的难受。一般士兵都是短腰的军靴,而骑兵和高级军官是高腰的军靴。
第4个回答  2010-10-15
那是马靴,一般的德军士兵也没有的,是军官制服才有。
马靴来源于以前的骑兵部队,适合骑马作战,而且非常美观。
至于美军一样有陆战靴,但是腰不是很高,主要是侧重于野战的实用性
不信你试试穿着马靴跑和穿着陆战靴跑,感觉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