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完成9类人群接种疫苗,都有哪些人群?

如题所述

北京市局部聚焦疫情虽得到初步控制,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近期石家庄等周边地区也出现疫情,给北京防疫工作又增加了一份压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信息称,春节前将完成9类人群众紧急接种,春节后再逐步完成其余人群的拉种。

一、9类重点人群包括:

2021年春节前,对9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开展紧急接种,年龄在18岁至59岁之间。2021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重点人群第一针接种,2至4周后完成第二针。目前只进行单位组织,暂不接受个人预约。个人因私出国等原因需要接种的,先到街道社区报备,然后等待通知。

这9类重点人群包括:1、涉及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2、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3、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4、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5、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6、医疗卫生人员;7、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8、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9、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 

二、接种疫苗前要注意问题: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要关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媒体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症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人群,接种时主动提供健康状况,接种点的医生会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建议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按组织接种人员通知携带身份证、手机等物品,佩戴好口罩前往。

三、接种具体程序:

接种人员接到通知后,按时到达指定的接种点。接种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经过扫码测温正常以后,进入健康问询处,由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初筛,通过初步筛选的进入接种区。而后进行登记处,由工作人员再次询问被接种人员有没有不适宜接种的情况。如果没有的话,接种人员要签字确认,进行接种。接种完疫苗,被接种人要在留观室待上半小时,并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确定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注意观察体征,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就近到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四、不宜接种的人群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所有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身体不适可暂缓接种。不在18岁-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五、北京近期采取的“14+7”防疫措施

一是入境航班由海关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二是14天集中观察期间检测发现人员、物品或环境阳性的,对同航班入境人员在集中观察期满后,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观察。三是对海关入境环节或集中观察期间检测未发现阳性的入境人员,在14天集中观察结束后,严格落实7天健康监测。期间不得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不聚餐、不聚集,并按社区要求报告健康状况。四是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人员,自入境之日起满21天方可进京。入境未满21天确需进京人员,应在抵京前72小时内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主动报告个人信息,抵京后补足7天健康监测。如系阳性人员、物品或环境的同航班人员,申请并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居家观察。不符合居家观察条件的,补足7天集中观察。

 ç»“束语:

目前,仅是北京市对9类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其它省市还没有完全展开,具体情况请留心当地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能够提前完成接种疫苗的人肯定就是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的人。就是那些高危风险的人,容易被病毒感染的人群,有医务人员,冷链食品工作人员,还有其他沿海地方的一些工作者,还有最重要的交通运输人员。虽然新兴冠状病毒非常可怕,但是我们祖国已经研制出了相关的疫苗,并且可以免费接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疫苗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进度,所以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全国人员都能接种,采取的都是分批次接种,那些容易被感染,活跃在一线的人员是首批接种的人员,像运输人员呀,能量视频工作人员呀,还有当兵的,一般都会首先接种。

第一,首当其中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一方面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为了他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安全,所以到疫苗出来以后,首批接种的人必然就有医护人员对这样的安排,大家都会理所当然的接受。第二,再就是那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感染病毒情况的人群,像护士啥的呀,医院里的都要接种的,他们都是首先接种疫苗的对象。第三,因公因私出国学习工作的人员。这些也是要接种疫苗的,众所周知,国外疫情比国内要严重的多,国外部分国家不是很重视疫情的防护工作,所以为了我国人才和各种方面的综合考虑,他们也是会被列为首先接种疫苗的对象。第四,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等等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应急的保障人员都会被列为首批接种疫苗的对象,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属于那种面临风险较大的事情。

我相信在这些人群中能够保护好自身的同时,也在间接的保护我们,所以我们要听从相关部门的指挥就好。


第2个回答  2021-01-03

第一类人群主要是包括涉及检疫类相关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这些人群在工作当中难以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境外生鲜类食品,境外比境内相对来讲要危险一些,在疫情防控方面没有境内做得到位,所以这一类人群包括在内。

第二类人群是口岸方面装卸和搬运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这类人群在工作当中搬运和装卸的货物都是从境外直接运输到境内,经过这类人群的操作之后,在两地之间运转,所以是两地之间货物交界关键点,所以这类人群包括在内。

第三类人群是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交通运输行业接触人流一直比较密集并且是全天候长期接触密集人群,本身就有很高的被传染疾病侵袭的风险,所以这类人群都是包括在内。

第四类人群是因为有特殊需求,在国内国外有往来的出国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出国就有风险,所以需要接种疫苗。

第五类人群是在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工作的边境口岸人员,一些风险高的地区工作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每天面临的风险比平常人要高,接种疫苗的需求也是比普通人更强烈。

第六类人群是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本身就在医院工作,医院就是潜在风险比较大的地方,所有生病 包括和疫情相关类型工作人员都需要去医院处理,医疗卫生人员也包括在内。

第七类人群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可能随时会接到紧急任务并且都是有义务去执行相关任务,所以安全方面考虑在内也是包括在内。

第八类是水电煤气等相关人员,都是平时和老百姓交流比较密切的一个行业,也是包括在内。

第九类是交通物流养老类工作人员,都是出行和日常关系密切的工作人员。

第3个回答  2021-01-03
春节前,国家对下面9类重点人员先完成疫苗接种。
1、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
2、口岸运输从业人员包括装卸、搬运、运输等。
3、境外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4、和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
5、 医疗卫生人员。
6、政府办事人员。
7、公安、武警、消防。
8、社区工作者。
9、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
第4个回答  2021-01-03
这些人群是:医务人员、学生、冷链工作人员、口岸工作人员、因公出国人员、边境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