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身份证”,古人们要怎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如题所述

在现代社会,什么是最重要的?可能很多人都会说:钱。当然,钱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难道在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不应该是身份证吗?想想呀,坐火车需要身份证,使用微信、支付宝也需要身份证。

可以说,没有身份证我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个巴掌大小的东西记录了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重要身份信息,它能让我们享受正当的权利,要是没有了身份证,在生活中可谓寸步难行,毕竟没有其他强有力的验证手段,您还真得很难证明“我就是我”。

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有身份证呢?如若没有,古代人怎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呢?严格来说,古代的百姓们根本就没有身份证,他们也不需要有身份证。

因为古代的人员流动低的吓人,大城市毕竟还有些人口进出,普通的小镇常年四季都很少见生脸,许多百姓们一辈子就没出过远门,别说州府,夸张点的就连县城都没去过。

其次古代对人口流动地管理也十分严格,毕竟人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经济等综合因素,有了人口才有徭役、赋税和兵员,所以百姓们有了另类的身份证:户籍,也就是将你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朝廷好找你收税。

但户籍都是政府登记在册,只证明这个地方有这个人,百姓们并没有类似身份证的证件来证明自己。而且户籍制度反而限制了百姓的自由,由于技术有限,财力不逮,每统计一次户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让古代百姓们像我们今天一样随意移动,那就会出现本地有户籍记录但无人员可以征税、征兵,而流动到外地的人员,因当地没有他们的户籍资料,也无法对其进行征税等行为,那朝廷岂不是做了亏本买卖?所以朝廷也规定户籍地上登记在册的人禁止随意移动。

不过要说古人们没有身份证,这个结论很不正确,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百姓们就用上了身份证—“照身帖”。这个“照身帖”出自于商鞅变法。而这“照身帖”是一块被工匠经过打磨的竹块,竹块的上面刻着持有人的名字、职业,还有画像和政府公章等等,这与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的相似。

后面的汉朝以及隋朝,都沿袭了秦朝时期的制度使用照身帖。而发展至唐朝李渊时期,他对照身帖进行了改革,发明了“鱼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鱼符是朝廷发给官员一种证明身份的物品,只有朝廷官员才有资格使用。

根据官职的大小,鱼符采用不同的材质。比方说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员,鱼符是由黄金制成;而五品以上官员,鱼符是由白银制成;六品以下的官员,鱼符则由黄铜制成;那些地位更加低的官员,鱼符则由木头制成。

发展到明朝时,统治者为了体现改朝换代的新气象,同时也由于鱼符太过沉重不易携带,鱼袋太过轻盈容易丢失等原因,将官员手中的旧符,通通换成了牙牌。与鱼符一样,牙牌上也有小孔,用以记在腰间,所以它也被称之为腰牌。

这些都是古代身份证的演变,虽然身份证只是一张薄薄的卡片,但是它所承载的,却是几千年来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