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时陆军和海军不和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日本陆海军的嫌隙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产生,在二战的时候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双方的不睦也深刻影响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后来,甚至发展到陆军造军舰、海军造坦克,而且各自的螺丝方向都是反着拧的。战后,日本天皇裕仁在《昭和天皇独白录》里回溯战败原因时,还专门提到日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海军之间的恶劣关系和作战上计划上的相互掣肘。

倒幕运动时,长州藩作为坚定的倒幕主力,始终冲杀在前。而萨摩藩则始终表现油滑,七卿流亡和禁门之变等事件也使两藩矛盾激化。战后两藩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两大势力(即“萨摩阀”和“长州阀”),两藩的争斗也逐渐变为了两支政治派系之间的激烈争斗。随后,明治政府新成立的兵部省的军务大权也被萨摩阀和长州阀掌控。其中,萨摩专注于海军建设,逐渐成为成为海军的主导,而长州阀则占据陆军主流,两派各自拥兵自重,开始形成日后“长之陆军、萨之海军”的基本斗争态势。于是,派阀争斗就这样延伸进了军队之中,藩派矛盾演变成了军种矛盾。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家,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干扰着国家的正常发展。有限的资源和军费逼迫着海军和陆军相互剑拔弩张,年年打破了头去争抢预算。日本作为岛国,“海主陆从”是其根本战略选择。但无奈海军和陆军对国家战略方向的规划都各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海主陆从在双方巨大的战略分歧面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战前夕,陆军和海军对各自利益的追逐已经完全驶向了相反的方向。陆军主张北上进攻苏联,由陆军唱主角。而海军主张南下攻占南洋,由海军打头阵。北上和南下之争成为了长期困扰日本高层的决策难题。到了二战真正开打的时候,双方的冲突甚至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了。1937年日本海军进攻上海,5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受到数万中国军队猛烈围攻,陆军就是见死不救,知道海军大臣屈尊恳求陆军出兵,陆军大臣杉山元感到有力面子,才点头答应。如此剧烈的内斗和消耗无疑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让他们的狼子野心最终变成了一个笑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7

旧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不和,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的,两个派系的争斗从幕府末年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海军一开始并不是日本政府的行为,而是封建诸侯开启的变革,

第2个回答  2020-08-01
因为长州藩和萨摩藩分别掌握着陆军和海军,但是他们两个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的不好,没有开战前就已经矛盾重重。
第3个回答  2020-08-01
因为他们的矛盾是从历史上传下来的,经过这么多年愈演愈烈,所以到二战的时候非常恶劣。
第4个回答  2020-08-01
因为常州和萨摩两大藩阀权力斗争,也就导致了陆军和海军不和,海军和陆军也是贫富两个阶层的斗争,因为海军多数都是出身比较好的富贵人家子弟,而陆军都是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