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大学之道的理解

如题所述

首先要理解的是何为“大学”?

儒家自有“大学”“小学”之分。
何为“大学”,何为“小学”?

不是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也不是词章为小学,经世为大学;

一言以蔽之,小学者,自修之学;大学者,与人之学。
小学,忠道也;大学,恕道也。要而言之,忠恕一贯也,并非两道。

何为“与人”?

为学之道,一则自我,二则他者。明晰自我,以及如何与人,如此而已。

儒者贯彻其中,一字就是:仁。二个字来说:仁义。三个字来说:仁智勇。四个字就是:仁义礼智。

一个人该如何成为自我,成为自我之后如何和他者相处。而他者包括了他人,他物,自然和天地。

与人是一种必然,因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身和命运不是独立存在,可独立者,唯有所成就的自我。但身和命运必然联系万物之中,不能成就命运,则无法实现完善自我。儒家所谓,不知命,无以成君子。

与人也是一种考验,当一个人成就了自我,那么要知真的自我,一定是包含了面对他者的关系的。自我而无他者,则为不仁,不仁非我;自我而为他者所改变,是为无勇,无勇非我;自我而不知他者,是为少知,少知非我。

以上,大学就是与人之学,所以《大学》之中有言,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在天下人面前做自己。而做自己而能为天下人所见,必以其明德,又必有可见,否则难明于天下!

所以何为“大学之道”,就是“与人之道”,或者就是“大人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