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朋友的称谓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古代对朋友的称谓有足下、兄台、贤弟、吾友、知己等。

    1、足下。解释: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古人的尊称有四种: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见到尊贵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脸,我只敢看你的脚下,就是低头的意思。权在足下,就看足下的这个足往哪边走,这叫做举足轻重,你这一抬脚就有分量。

    2、兄台。解释:对朋辈的敬称,多见于书面语言。

    3、贤弟。解释: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白话释义:“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名字!”

    4、吾友。解释:指同伴或我的朋友等。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白话释义: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5、知己。解释: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挚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出处: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