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灸的小常识
艾灸的小常识 1.艾灸的基本常识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针灸,但是很少人知道灸。其实针是针法,灸是灸法。和在一起才叫针灸。艾灸费时费力往往医生不愿意为了你一个病人浪费那么多时间,有的学院派学生根本对灸法不感冒,忙着研究小白鼠呢。但是灸法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古人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宋.窦材
(这里的丹药我理解是内丹精气神,附子是中药),还有说一灸二针三用药。都说明灸法非常之重要。因为针法对穴位和手法非常讲究,我在这里与有缘的朋友一起聊聊灸法。我也是学生就算是读书和实践的心得体会吧。
要了解灸法,就要知道一个植物--艾叶: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后使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灸法就是以艾叶作为原料,做成艾绒,用不同的燃烧方法作用于穴位,通过穴位的传导达到治病于防病保健的方法。灸解字就是,久与火,不言而喻。
为什么要找艾叶呢?神农氏,就是炎帝在选的过程中有的草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没有艾叶的性味中正,土话就是稳定性好。艾性辛、温,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这个日本人都做个实验,外国人倒是很喜欢我们的传统东西。反而我们自己不识,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难道人家科技太落后。有说:“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为什么要学习?看过我写的文章都知道,我一直强调“求”于“养”.求是求己,不是肉身的己,求你真心。就是《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的“自”。养是内敛、收藏,藏是为了用。不要意念飞舞,看电视上网无度,那不是养病。那也是在造病。不管是艾灸也好,拔罐、刮痧也好,经络 *** ,药物也罢。仅仅是为了辅助五脏六腑正常工作,经络通畅,气血运行畅快。根本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吃就灵。一切都要去养去求。要有的话明朝的练丹的皇帝为什么那么早亡呢。好比拔河:你在与病魔拔河,医生喊加油。医生叫破了喉咙,你说医生你来帮我拔吧,你省点心吧,靠谁也不行。佛吃饱了,不等于你吃饱,佛也不会替你吃。佛不是不渡我们,是我们自己不吃。艾灸就是养身体的辅助方法。
说方法:
形式很多,有直接灸法(疤痕灸、非疤痕灸)间接灸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艾卷灸法。
我就说我们经常用到的,艾卷灸法,艾卷市面上有清艾条与药艾条。清艾条就是纯的艾绒做的,药艾条的里面放中药的。这个就要对症什么的,相对难点。我们就用清艾条。有时会遇到什么一壮,壮就是用艾绒做成金字塔状的物体,有的麦粒大,有的莲子大。这就是所谓的壮。壮与艾条只是形式不同。
灸的宗旨是:以皮热里热,热到气足为好。刚开始也不必强求,慢慢体会。功夫是要练的。一般病每日灸一次,灸后要慎起居,节房事。灸后喝杯温水,当心冷暖。灸法偏重在补,无病防身,有病提高免疫力,在能助你一臂之力。
2.艾灸相关知识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
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 *** (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
灸疗热的 *** 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 *** 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 *** 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
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3.艾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之一。
用艾炷为主熏灸学位以治病。
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但在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4.艾灸的基本常识有谁懂得艾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操作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针灸,但是很少人知道灸。
其实针是针法,灸是灸法。和在一起才叫针灸。
艾灸费时费力往往医生不愿意为了你一个病人浪费那么多时间,有的学院派学生根本对灸法不感冒,忙着研究小白鼠呢。但是灸法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古人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宋.窦材 (这里的丹药我理解是内丹精气神,附子是中药),还有说一灸二针三用药。 都说明灸法非常之重要。
因为针法对穴位和手法非常讲究,我在这里与有缘的朋友一起聊聊灸法。我也是学生就算是读书和实践的心得体会吧。
要了解灸法,就要知道一个植物--艾叶: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后使用。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灸法就是以艾叶作为原料,做成艾绒,用不同的燃烧方法作用于穴位,通过穴位的传导达到治病于防病保健的方法。灸解字就是,久与火,不言而喻。
为什么要找艾叶呢?神农氏,就是炎帝在选的过程中有的草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没有艾叶的性味中正,土话就是稳定性好。 艾性辛、温,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
这个日本人都做个实验,外国人倒是很喜欢我们的传统东西。反而我们自己不识,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难道人家科技太落后。
有说:“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为什么要学习?看过我写的文章都知道,我一直强调“求”于“养”。
求是求己,不是肉身的己,求你真心。就是《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的“自”。
养是内敛、收藏,藏是为了用。不要意念飞舞,看电视上网无度,那不是养病。
那也是在造病。 不管是艾灸也好,拔罐、刮痧也好,经络 *** ,药物也罢。
仅仅是为了辅助五脏六腑正常工作,经络通畅,气血运行畅快。根本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吃就灵。
一切都要去养去求。要有的话明朝的练丹的皇帝为什么那么早亡呢。
好比拔河:你在与病魔拔河,医生喊加油。医生叫破了喉咙,你说医生你来帮我拔吧,你省点心吧,靠谁也不行。
佛吃饱了,不等于你吃饱,佛也不会替你吃。佛不是不渡我们,是我们自己不吃。
艾灸就是养身体的辅助方法。 说方法: 形式很多,有直接灸法(疤痕灸、非疤痕灸)间接灸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艾卷灸法。
我就说我们经常用到的,艾卷灸法,艾卷市面上有清艾条与药艾条。清艾条就是纯的艾绒做的,药艾条的里面放中药的。
这个就要对症什么的,相对难点。我们就用清艾条。
有时会遇到什么一壮,壮就是用艾绒做成金字塔状的物体,有的麦粒大,有的莲子大。 这就是所谓的壮。
壮与艾条只是形式不同。 灸的宗旨是:以皮热里热,热到气足为好。
刚开始也不必强求,慢慢体会。功夫是要练的。
一般病每日灸一次,灸后要慎起居,节房事。灸后喝杯温水,当心冷暖。
灸法偏重在补,无病防身,有病提高免疫力,在能助你一臂之力。
5.艾灸相关知识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 *** (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 *** 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 *** 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 *** 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6.艾灸的正确方法,做艾灸时需要注意什么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扩展资料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7.艾灸一天可以灸几次
施灸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等症状,那么夏季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是分体质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久泄、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不适合实证和热证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围脖关注:艾灸哥柱子 每天一篇艾灸养生知识
二是分人群
青壮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妇女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三是分身体状况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治疗,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否则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分穴位
常灸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关元和神阙,这些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最好不要在面部、 *** 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五是分时间
做艾灸前应接受医生的指导,一般灸半小时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一天灸1-2次。
知道了夏季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有的还会起红疹,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适当减少艾灸次数或者咨询专业医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