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要点

如题所述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国防要素
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
扩张型(如美国)、
自卫型(如中国)、
联盟型(如北约、独联体、美日韩)、
中立型:分为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
4、 国防的功能:立国、卫国、强国、
5、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的主权;②保卫国家的统一;③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④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国防历史
1、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大约经 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国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可选)
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
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三、主要启示
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有着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武备;有过引而不发、强虏驻足的宁静;有过遍体创伤、不堪回首的屈辱;也有过抗敌卫国、坚守气节的巨大胜利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二节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的特性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二、国防法规体系
1、国防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P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P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P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P23

2、《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根据《兵役法》和国家、军队的有关政策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
1) 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2) 按军官待遇入伍
3) 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4、《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9月18日。

5、你身边的防空设施有哪些?
地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城、隧道等等。

三、公民国防义务和权利
1、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3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主要义务: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武装力量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支前线参战。

2、公民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 国防建设
1、 国防建设的概念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3、 国防领导职权
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中央军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
总后勤部:主管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主管全军装备工作

二、国防建设成就
1、 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
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
我国在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A.建立国防动员机构;
B.积极储备国防后备力量;
C.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人才;(2005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 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
D.民防措施不断完善。
3、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4、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1950至1953
2)中印边境反击战; 1962
3)抗美援越战争; 1965至1975
4)中苏珍宝岛之战; 1969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1974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9年中越十年战争

三、国防建设目标和国防政策
1、国防建设目标
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国家完整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事现代化;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2、国防政策
国防政策的概念:指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国防政策的内容:
(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2)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5)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四、武装力量建设
1、概念: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构成。通常由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统率。

2、世界武装力量的构成大体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1)多种(三种以上)武装力量相结合的形式;
2)两种(军队或武装警察)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
3)单一(军队或警察或民兵)武装组织

3、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是一种“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4、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兵。
海军: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海军,1949年于泰州成立)。
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强击航空兵部队、歼击轰炸机航空兵部队、轰炸航空兵部队等。
第二炮兵: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中国湿式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5、导弹分类
导弹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两种。(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线轨迹飞行的导弹。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
按射程分: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叫做洲际导弹,
射程在4000至8000公里的称为远程导弹,
射程在1000至4000公里的称为中程导弹,
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称为短程导弹。

6、武警的职能: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7、民兵
概念: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民兵的作用:一是积极参加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二是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第四节国防动员
1、 国防动员的概念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阵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2、 国防教育的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
3、 国防教育的原则:1)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2)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3)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4、 国防教育的意义: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