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轻人,普通的生活常态和最求是什么?

他们的生活态度怎样,他们面临的困扰主要是什么?他们的价值观和国内青年有哪些异同?望出过国的朋友来描述下。

美国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和最求:

一、饮食特点


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人买的食品都简单。一袋面包,—罐饮料,一袋胡萝卜,几只洋葱,偶尔也有人买一盘牛肉的。他们极少用调味品,用得最多的是沙拉油。


美国的餐馆一般规模不大,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食品种类并不很多。有人总结美国饭的特点,一是生,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这当然是中国人依自己的口味作出的评判,不过倒也切中要害。事实上,美国人吃饭注重的是营养,而不是口味,一般美国人也不大会做饭。



二、居民住房


美国城市居民的住房从总体规划与布置,到具体的设计与安排,都是比较实用舒适的。在一个小区里除住房外,学校、商店、文体设施、公园、银行、邮局等等都一应俱全。美国老百姓住房。

就一般水平而言,不论楼房或平房也不论几居室,在设计上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客厅与餐厅连为一体,比较大,因为家人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客厅;二是厨房比较大,并且与餐厅相连。厨房里壁橱很多,餐具与食物都放在橱里,看起来很简洁。电冰箱容量大。另外就是其它电器一应俱全,墙壁上电插头多。这当然要有充足的电力为基础。旧金山一般每月电费四、五十元。据说电力公司鼓励多用电,办法是一度电是十美分的话,十度电可能只收九十美分;三是卧室小,但壁橱大而且多,十分实用。一般卧室除摆一张双人床外,再没有很多空间。所有衣物都挂放壁橱里。美国人极少用箱子,如遇搬家(比较起来,他们喜欢搬家)就到商店里要几只纸箱;四是洗手间多。一般二间以上卧室的民房都有二间以上的洗手间,而且空间大,设备完善,使用方便。


三、衣饰装扮


在服装商店许多中低档服装与鞋类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如各类夹克衫,牛仔裤,衬衫,还有各式T恤衫,羽绒服等等,都是中国制造的,每件二三十美元,四五十美元或七八十美元不等。这些大都是根据美国商人的设计与要求制造的。高档的服装与鞋类大多是欧洲的,其中意大利的居多。亚洲则是台湾、香港与韩国等地的。


美国人不甚讲究衣着打扮,穿衣宽松、随便,不拘一格。有的人在长衬衫外面套一件短小的甲克。类似长袍短褂;有的人在浅色衬衫里面穿上一件深色高领的棕毛衫;有的人则在长棉毛裤外面穿上一条短西装裤。总之,美国人穿衣有时给人一种不大利索的印象。


少数年轻人喜欢奇装异服。比如—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上身穿一件紧身毛料西式上衣,下身穿了一条臀部有两二个破洞的牛仔裤,露出了内裤。有时还能看到—些年轻人把好好的牛仔裤撕破,露出膝盖。美国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仍重传统。穿裙装的多于穿长裤的。冬季喜欢穿长长的呢大衣,这可能与美国气候有关。


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炎热的夏季,有的人身上只穿汗衫、短裤,但脚上都捂着一双旅游鞋,外加一双厚棉袜。有时已是深秋季节,有的姑娘身穿夹大衣,却光着脚,穿双拖鞋,漫步于街头。
如果说美国的食品价格低廉的话,那么,衣服和鞋类就比较贵了。稍好的运动绒衣要五六十美元一件,更别说那些高档时装了。可喜的是中国产品,主要是服装和鞋类打入了美国市场,且价格便宜。中国的棉制品、羽绒服和丝绸颇受美国人的欢迎。


四、交通工具


如果没有汽车,美国人寸步难行。对美国人而言汽车与水和面包同等重要。在街道上,见不到什么行人,全是汽车。偶尔见到一二辆自行车,也是锻炼身体用的。公共汽车相对很少,主要街道上半个小时一趟,倒也准时。一辆能乘六七十人的大轿车,常常只有两三个乘客。街道两侧都画有停车位,稍大些的商店都有停车场,停车场也都画有停车位,而且头几个车位必定是残疾人车位(用蓝色画一轮椅),不准越“雷池”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