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系统的定义

如题所述

什么是成矿系统?在1979年版的英文地质辞典中没有这个术语,在俄文地质辞典(1973,卷2)中,成矿系统被解释为“由成矿物质来源、运移通道和矿化堆积场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以后,М.П.马祖洛夫(1985)提出,“成矿系统是导致矿床形成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В.И.森雅克夫(1986)认为,“成矿系统是下列因素的总和:能量和物质的来源、搬运介质、矿质运移的机理和通道、矿石堆积场以及矿石堆积作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矿床形成。”

Б.М.契克夫(1987)指出,“成矿系统是在一定空间(现在的或地质历史过去的)导致成矿物质高度浓集的构造、物质因素和流体因素相互作用的总和。”

上述俄罗斯学者对成矿系统的定义是大同小异的,他们比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矿源、运移和矿石堆积的作用过程,二是强调构造、物质、能量、流体等控矿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这两个方面都是成矿系统的基本内容。

西方文献中对成矿系统一词或类似名词常有运用,如斑岩成矿系统、热液成矿系统等,但很少见到对成矿系统的全面定义。澳大利亚的A.L.贾奎斯(1994)提出,“成矿系统可定义为控制矿床的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着重在以下作用:成矿物质从源地的活化、运移,并以高度富集的形式堆积,以及在以后地质历史中将它们保存下来的作用。”这一定义增加了将矿床保存下来的作用,体现了历史演化的思路,对找矿有实际意义。

在我国,於崇文(1994,1998)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探讨成矿动力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他提出:“成矿系统是一个多组成耦合和多过程耦合的动力学系统,多组成包括‘多组分’和‘多个体’的双重涵义。许多成矿作用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过程耦合的多重耦合过程。”“成矿系统总体上是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复杂耗散系统。”於崇文从成矿作用动力学的深度来分析成矿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对从本质上探讨成矿规律有指导意义。

李人澍(1996)认为,“成矿系统可以定义为特定时-空域中从矿源生成到矿质定位全过程所形成的工业与非工业矿化,与矿体生成有联系的中间产物,反映成矿作用的各种指示物,以及卷入成矿系统空间的自然体系的总和。”李人澍在成矿系统的内涵中强调了非工业矿化以及反映成矿作用的各种指示物。工业矿化与非工业矿化是相对的,二者并提体现了作者的一个整体的思路。

翟裕生(1997)提出“成矿系统是在一定时-空域中由控制成矿诸要素结合成的、具有成矿功能的统一整体。它包括成矿物质由分散到富集的制约因素、作用过程及各种地质矿化产物”。1998年,他针对成矿系统的特殊性,即成矿作用过程的有关信息被保存在现存矿床及有关异常中的特点,又补充了矿床形成后保存作用的内容,将成矿系统定义为“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域中,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

由上述可见,成矿系统概念中包括了控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以及成矿后变化保存等四方面基本内容,体现了矿床形成有关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形成、演化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历史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