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智若愚,藏锋露拙?

如题所述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三种“聪明人”。第一种是“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他也的确很聪明,不过却是个一很自恋的人”。第二种是“别人都认为他是笨蛋,只有他自己认为他很聪明盼人。这种人通常都是笨蛋一个”。第三种是“别人认为他很笨,他也不表示什么,任由别人去说,却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得很聪明的人”。这种人通常被人们赞为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做人切忌恃才自傲,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至今,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了杀身之祸。

因此,“大智若愚”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在职场中,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名正言顺地纠正对方的错误,而是要把好处留给领导,不着痕迹地纠正他。在人际交往中,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胆识与智慧,“疯”得恰到好处。大智若愚,就是智者的哲学,领会其中神韵者人生一帆风顺,而不知其所以然者则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文静又怕羞的孩子,很多人把他看成傻瓜。镇上的人总是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拣一个。威廉总是拣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妇人看到别人又这样捉弄他,觉得他很可怜,便对他说:“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拣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暂时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噩噩的样子,在小事上总是迟人一步,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假装糊涂,给人一种无能的错觉,让人忽视他的存在,而在必要时,能够不动声色,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占据主动地位并获得成功。

因此,“大智若愚”已成为我们做人智慧的一种最高哲学。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没有人天生就是智者,自身的性格、成长过程中的阅历、自我修养,都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不断形成的要素。有人说以此分析大智者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其实不然,大智者从不炫耀,内心的丰富才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不会看重表面的东西,对非原则问题绝不斤斤计较,他们善于把一件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古时,“大智若愚”就是高明的韬光养晦之术。尤其是当我们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是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不妨装疯卖傻,做个糊涂的“聪明”人。

战国时期,魏信陵君以养士出名,他广结天下有智之士,广纳天下贤才为己用,“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拥有足以与魏王抗衡的政治实力,因此魏王不得不让他三分。可是当他公然违背魏王的意志,“窃符救赵”,解救了正受秦兵压境威胁的赵国,建立巨大功勋之后,魏王再也无法忍受:“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秦国趁这大好时机,施以离间计,促使魏王剥夺了信陵君的实权。魏王担心信陵君威望犹在,有朝一目会东山再起,仍然把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要除掉他。信陵君为此“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以降低人格的方式减轻魏王的戒惧。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信陵君的做法,他用“大智若愚”掩盖了自己的锋芒,这不是怯懦,不是退缩,而是一种保全自己的上上策,实不失为智者之表率。

大智若愚,是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一清二楚,而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

相反,那些不懂得大智若愚而锋芒毕露的人,会因为自己的锋芒害了自己。俗话说:“花要半开,人要半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徒有其表,都不要骄傲自大,一定要做到大智若愚,凡事不要太张狂、咄咄逼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而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要知道,凡是鲜花娇艳盛开的时候,它就会沦为两种命运,但这两种命运都是不容乐观的。一是:被人摘去;一是:凋零。人生也是如此,当你一帆风顺、满载而归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会被别人当成替死鬼!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要谨记:聪而不露、知而不道。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只有这样,你才能不受阻碍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大事。

春秋时期的庄公由于缺少人才而放弃了伐许的计划。因此,战前他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觉得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飞黄腾达,从此吃香的、喝辣的。

第一场比赛的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杀去的。经过多轮较量,最后留下六个人继续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场比赛的项目是射箭,先前留下来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他们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上来的是公孙子都。年纪轻轻的他在武学造诣上小有成就,向来有点骄傲自大。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这更助长了他的傲气,他昂着头,不屑地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一步三摇地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叫颍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只见他不慌不忙、沉稳自如地“唰唰唰”三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因此,有了第三场比赛,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先抢到,谁就是这次伐许的先行官。”年轻气盛的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对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颍考叔已抢车在手。年轻气盛的公孙子都心里当然不服了,提了长刀就来夺车。颍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颍考叔为先行官。从此,公孙子都把颍考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颍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一举攻破许都,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冲上许都城头。这让公孙子都嫉妒得要死,抽出箭来,搭弓瞄准朝城头上的颍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颍考叔射了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颍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许都是拿下了,但颍考叔也因为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展露了自己的锋芒,在战斗即将胜利的那一刻不幸身亡。

在现实中,许多人都喜欢招摇过市,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以此招来别人的羡慕与宠爱。他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小聪明与小技能,也惧怕被别人当作傻瓜,只是他们不知道,人有时就像火柴棒一样,在你开始燃烧的那一刻,也是自我毁灭的时候。因此,做一个大智若愚者,实不失为一种保全自己的处世智慧。

《三国演义》中,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就没有大的作为了,他不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刘备死后,阿斗即位。生前刘备曾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佐,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就算是仁义之君,也不至于会把自己的江山全部拱手送给诸葛亮,谁知道文备会不会“卸磨杀驴”呢?所以,诸葛亮一方面行事小心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大智若愚,尽量减少自己的权力,有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的一面,收敛锋芒,以保全自己。

相反,在三国时期与诸葛亮有着同样聪明才智的杨修却在没有作为时就死去了,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聪明而愚”。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谋臣,他的死表面上是因为妄猜曹操“鸡肋”之意,导致了“惊惑将吏”的后果。其实,杨修死得很冤枉,也很无辜,因为他只不过是耍了点小心思,根本就没有“惊惑将吏”的动机。可惜他光有聪明,却无智能,不懂得“大智若愚”。因为领导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属超越自己,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而杨修就是犯了此中大忌,况且还“数犯曹操之忌”。

曹操在朝之时,与蔡邕交情甚好。一次他兵出潼关,路过蔡邕庄,亲自登门探望蔡邕之女蔡琰。他见蔡琰家中有一碑文图轴,图轴上有蔡邕评此碑文的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曹操便随口问身边的谋士是否知道其中的意思,很多人都说不知,唯杨修站出来说:“某已解其意。”当他说出其中隐藏着“绝妙好辞”四字时,曹操大惊。

一次,曹操想要建一座花园,快要建好之际,他前来观看,临走只在门上写一个“活”字,众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又碍于曹操的权威不敢问。杨修见状说:“门内一‘活’字,则是‘阔’字,丞相嫌园门太宽。”于是工匠按照杨修的意思把门改窄,又请曹操来看,当曹操得知是杨修看破了自己的意思时,虽然口中夸赞,但“心甚忌之”。

还有一次,塞北送给曹操一盒点心,也许是曹操早有此心,随手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然后放在桌边。曹操走了之后,杨修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和众人把点心吃光了。当曹操追问时,杨修说:“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脸上“虽嬉笑”,“而心恶之”。

从以上这几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对杨修是何种态度。先是“大惊”,接着是“忌之”,后来简直就是“恶之”了。当你的表现让掌握你生死大权的上司有如此看法时,相信你已经知道自己的结果是怎样的了。虽然你并没有威胁到他,但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用;但你锋芒太露,却又容易招人陷害。成功是取得了,可也把自己推入了命运的陷阱。

大智若愚,若愚非愚,非愚若愚,则大功成焉!

为人处世要糊涂,不要做聪明的傻瓜。要在糊涂与清醒、糊涂与聪明之间,随时随地把握应有的分寸。要从聪明中入。从糊涂中出,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