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题所述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紊乱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一侧头痛为主,一次历时约2~72小时,可伴有视觉、感觉、运动、情绪紊乱及胃肠道等植物神经症状,常有遗传性家族史。

常分为典型先兆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血管因素、神经递质、免疫因素有关。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作时会出现持续性的头部搏动性疼痛,并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缺乏预防性治疗,偏头痛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可使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2.16倍,使脑白质异常风险增加3.9倍,另外包括引发重性抑郁症、恐怖障碍等。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的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疾病。

  近年全球偏头痛的发病率为8.4%~2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方国家偏头痛发病率较高,在欧美国家为10%~15%,美国为11%。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者的比例国外为1∶2~3,中国为1∶4.白人的偏头痛发病率最高,非洲裔其次,亚洲裔最低(女性中三者比为:20.4% 、16.2%和9.2%,男性也有类似的比例)。

偏头痛发作平均每月1.5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约为24小时,至少10%的患者每周都有发作。美国2001年的调查显示90%的人经历过至少1次的偏头痛;

日本偏头痛的发病率为8.4%~12%,平均发作频率2.1±3.1次/月,持续时间9.3±7.6小时/次。我国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据报道,按世界人口标化后我国偏头痛发病率为65.8/10万人口(0.07%),发病率为732.1/10万人口(0.73%),男女患病之比为1:4,10岁以下发病率最低,25~29岁最高,30~5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

该调查表明我国属于偏头痛低患病国家。当然由于未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偏头痛诊断标准,上述结果与国外的统计数据间并没有可比性。

  尽管偏头痛发病率很高, 但即使在美国仍然有超过50% 的患者却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原因是这些患者认为医生目前对偏头痛也无能为力。

随着医药事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可能通过药物治疗而最终治愈偏头痛。西医治疗偏头头的方案包括急性头痛处理、生活方式调节与预防药物治疗。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生理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血管、神经递质、免疫、饮食、心理等多因素有关,偏头痛约75% 的发作可以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防止偏头痛发作。

急性偏头痛可选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疗效肯定的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麦角胺类药、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肯定。

用于预防性偏头痛治疗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剂、钙通道拮抗剂和抗惊厥剂。这些口服药物尽管使用比较方便,但是作为化学药物它们均带来了一些临床毒副作用。

如反复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黏膜出血、胃溃疡等消化道症状,以及抗血小板作用所致的出血倾向及症状。

使用镇痛药物易出现耐受性和依耐性,而出现药物依赖性头痛。口服麦角胺类药物有许多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加重、麻痹、头晕、口干等。

西药治疗本病的疗效不肯定,毒副作用较多,且复发率高,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治疗手段丰富,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在临床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针灸作为非药物的自然疗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历史十分久远,它不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减少了部分化学药品带来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偏头风头风等范畴。《黄帝内经》中就有“脑风”、“首风”的记载,它将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放射到头项部的急危重症头痛称为“真头痛”;

将从枕部(脑后)到颅顶部(巅顶)、到眉间都出现的头痛称为“冲头痛”,同时根据经络在头部走行和分靠的特点来命名与之相适应的头痛类型,开创头痛疾病以经络分类的先河。

张仲景《伤寒论》六经条文中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头痛的记载。偏头痛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端,而又以内伤为主要因素。

头为清阳之会,清空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此,易为外邪所袭,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其感受外邪多以风为主,多挟寒、热、湿邪。
《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属肝,络胆,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并向上与督脉会于巅顶;

胆附于肝,经脉相连,胆经布散于头两侧。
肝胆二经占据了头部的主要位置。据临床观察:头风发作时,疼痛部位以头之偏侧或额角为主,其先兆症状亦与肝经经脉循行线相一致。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所过部位的疾病与本脏关系最大,由此可见,偏头痛与肝脏相关。近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入针灸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国内外针灸从业者和研究者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针灸方法也向多样化、综合化趋势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8
偏头痛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头痛;治疗原则分为对症处理、针对病因给予药物及非药物治疗;非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针灸、推拿、按摩等,还有缓解情绪的方法,治疗头痛。
临床上头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头痛的起因可以分为急性发作性的头痛、亚急性的头痛,还有一些慢性疾病的头痛,在急性头痛里面,头痛主要表现有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膜炎、脑炎等,加急性的头痛,有颞动脉炎、颅内的肿瘤,慢性的头疼最多见,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还有药物依赖性头痛,对于头痛的治疗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药物治疗。
还有一个非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分为一个对症处理,还有一个针对病因,对于一些原发性头痛,就是一般找不到病因的一种,给予一些药物以及一些非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的,就是有原因的,比如说脑部肿瘤、脑血栓形成,针对病因的治疗,具体的药物治疗分为一个甾体类的,还有一些针对偏头痛的中药,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于肝脾肾失调,经络瘀滞有关。在脏腑失调中,肝虚为发病之本。其次,风痰瘀三邪也是本病反复发作的诱发原因之一。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起到舒筋活络、调整脏腑、祛风镇痛的效果,所以对于偏头疼通过中药调理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的。建议可以喝芢芷天忻茶中药方缓解头痛,活气补血,促进循环。建议在JD大药房正规渠道购买药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28
偏头痛的根本原因,目前病因研究不是很明确,有人说与血管的过度扩张有关,有人说与血管的过度收缩有关,还有人说与5-羟色胺的释放有关系,目前都是一些推测和一些临床试验阶段的论证。偏头痛可以出现左侧,也可以出现右侧,也可以出现全头的头痛。偏头痛有一个特点是伴随着血管的搏动感,有的人还会出现眼部一侧的不适,比如视物模糊,或疼的时候流眼泪。有的人偏头痛较严重,有恶心、吐等症状,偏头痛一旦发作,患者想要避光、避声。对于偏头痛主要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比如用于解除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或者利用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对5-羟色胺的释放进行控制,也是一种病因治疗。如果是因生气而诱发的偏头痛,通过自调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之,偏头痛的原因还要根据既往病史、饮食等进行综合判断。比如有的人在偏头痛时可以吃一些甜的东西,但有些资料中说巧克力或甜的东西可诱发偏头痛,不建议大量食用。如果有偏头痛的问题,有吃巧克力爱好的患者建议改变一下饮食习惯,看偏头痛有没有改善。不管是左侧或右侧偏头痛,一旦诊断为偏头痛,表现为发作性质的一种头痛,患者很痛苦,而且很多患者没有预兆,疼起来很要命。所以出现偏头痛的问题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自身的偏头痛特点选取一些药物,给予平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调护方法。偏头痛无法彻底治愈,但是患者可以通过调护和治疗减少其发作次数。即使发作也可以减轻症状,减轻疼痛的程度,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所以话只能喝有了偏头痛一定到医院去诊断和治疗,求助于医生,医生会给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4-01
偏头痛的话是一种发作性还有单侧的搏动性头痛引起来的,引发其偏入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会有头颅内发生病变。第2个就是颈椎源性头痛;第3个血管舒张引起的血管神经紧张性头痛。激素变化和药物作用,天气转热,多云或天气潮湿,都会影响偏头痛的现象发生。
第4个回答  2022-04-04
偏头痛是有很多因素引起的,有可能是神经因素,也有可能是脑供血不足,还有可能是你没有休息好,嗷夜熬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