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朱德从太行山前线回到延安,从周恩来那里得知一个噩耗,多年来朱德托人寻找的一位恩人,竟然在云南昆明被人刺杀了。
朱德顿时陷入沉痛的哀伤之中,他直觉此事不简单,问周恩来这位恩人被刺杀的经过。一问才知道,原来恩人之死竟然还有那么多肮脏的内幕。
一、范石生私放朱德
朱德念念不忘的这位恩人,不仅是他自己的恩人,实则也是早期红军的恩人。追寻其渊源,还要从八一南昌起义说起。
1927年8月南昌起义后,朱德率一部分起义军转战江西、广东,几经挫折后,部队只剩下2500多人。朱德带着这支小队伍转来转去,到处都是敌人,根本没有一个合适的落脚地方。又过了一个月,部队越打越少,只剩不到1000人。
部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怎么办?朱德决定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找一个稳固的落脚之处。恰在此时,他打听到在广东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处活动的一支桂系部队十六军,其长官 范石生 是当年故交,朱德便按照当地报纸上登载的信息,给范石生写了一封信,请求和他见见面、叙叙旧。
我们以后世之角度看待朱德,总觉得他是革命家、军事家,遇到什么事都算无遗策、成竹在胸,其实那时我党我军的事业刚刚起步,一无经验二无基础,天地之大,放眼望去险恶无比,即使是朱德也不免惴惴。贸然写这封信过去,他根本不知道这位当年的故交到底会不会搭理他。
谁知信送过去之后,竟然得到热烈的回复。范石生热情地邀请朱德去见面。
范石生和朱德有什么交情呢?
范石生,生于1887年,云南河西县(今为云南通海县)人。出生于一个教书先生家庭,家学比较深厚。范石生考中过秀才,还跟伯父学过中医。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成为同班同学。朱德比范石生大一岁,两人相谈投机,后来还结成了金兰之交。
毕业之后范石生与朱德同入滇军,都是从基层干起。两人都追求进步,参与了辛亥革命,都当上了旅长,朱德甚至还当上了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可以说都是滇军的俊才,两人更加惺惺相惜、情若兄弟。
后来朱德出国留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光耀千古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范石生则继续留在滇军中。当时的滇军内部派系混杂、矛盾丛杂,范石生与滇军大佬唐继尧反目成仇,为求自保,不得不向邻省的桂系军队寻求支持,后来竟阴差阳错地成为桂系部队。军阀混战数年浑浑不知何时是个头,范石生大感厌倦,恰在此时孙中山向西南诸省军阀发出呼吁共同护国,在其感召之下,范石生率部进入广东,成为孙中山麾下最可依靠的力量之一。孙中山为酬劳范石生,授予其陆军上将军衔,官封军长。范石生达到了人生巅峰。
1927年朱德率军四处辗转时,范石生正率领十六军驻扎在位于江西、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的汝城县。范石生听说朱德一来,马上欣然同意接纳。朱德率部到十六军,为了安全,暂时挂上十六军47师140团的假番号,范石生对外称这支部队是他新近招募的。
范石生大方地给朱德提供了给养,换发了新军装,给足了武器弹药。朱德跟他有言在先,我们的革命部队保持独立建制,我们还要在这附近支援工农革命运动,范石生部队不得干预。
这些条件,范石生全部接受,对朱德部队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加干涉。朱德所部兵马因此逐渐恢复元气,南昌起义后原本已经打散、走散的同志们,听说朱德在这里,也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重新加入部队。如此一来,朱德手下居然又聚集起数千人马。
为啥范石生这么大方呢?一是因为两人有旧交,互相欣赏。二是因为范石生当时也有苦衷。他本是云南人,与滇军 历史 渊源更密切,加入桂系中始终不被当作自己人,屡受排挤。本来过得就不如意,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突然崛起后,不断打击杂牌军阀,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联手整治范石生。范石生过得更不如意,所以才想借朱德的关系,与共产党攀上点“亲戚”,寻求支援。
范朱之交很快便走漏了风声,蒋介石、陈济棠闻讯立即强令范石生消灭朱德所部。
范石生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但又不肯杀友卖交,于是紧急通知朱德,让他赶紧另寻去路。朱德明白范石生的苦衷,立即率部离开,奔向井冈山。
临别之际,范石生写信赠言,其中一句话令朱德印象深刻: 你们未来是会成功的!
朱德起初对范石生那句话并没有太大感觉,毕竟当时我党的来路还很险恶,国民党反动派势力太强大。后来朱毛红军会师,人民军队越来越壮大,朱德越来越感到范石生眼光之精准、境界之宏远。
范石生既是朱德当之无愧的恩人,也是红军早期的一大批骨干的恩人,如果不是范石生的保护,占井冈山会师部队半壁江山的人马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形成后,朱德屡屡派人去打探范石生的下落,想与他重拾金兰之好,报答他当年的恩情。谁知找来找去不得消息,那么大一个上将军长,竟然一直杳无音信。
更令朱德想不到的是,1940年他接到的关于范石生的第一个消息,居然是被刺杀了。
那么十几年来,范石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二、范石生得罪蒋介石
我们还得从范石生私放朱德说起。朱德走后,范石生假报:朱德所部本已答应归顺,因故叛逃。蒋介石自然知道这是敷衍,大为恼火,他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对范石生各种刁难,经常扣发十六军粮饷弹药。
范石生知道,这与当年两人一段矛盾有关。
范石生的起点比蒋介石高。范石生当上十六军军长时,蒋介石还只是粤军司令许崇智手下的参谋长,官阶、军衔都比范石生低得多。1923年时,有一次孙中山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发言。蒋介石的特点是好说大话空话,用来鼓动人心自然有用,但在军事会议上通常是不着边际、没有用处(多说一句,这个毛病直到蒋介石败退蛙岛都没改掉)。这次会议上蒋介石又在夸夸其谈放空炮,范石生看不下去了,一拍桌子制止蒋介石发言,然后用云南方言狠狠奚落了蒋介石一顿,弄得他下不来台。
后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蒋介石时来运转,先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又当上北伐军第一军军长,成为孙中山军事方面最主要的助手,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更是一跃成为国民党最高军事实权派。两人地位倒转,蒋介石对范石生记恨在心,不断给他穿小鞋。蒋介石借口对全国军队进行编遣,打击缩编杂牌异己势力,范石生的十六军既没有根基、也没有派系大佬保护,被缩编为第八路军第五师。范石生无力与之抗拒,十分郁闷。
人要是走上背运,就越来越背。
范石生脱离滇军投入桂系,路本来就越走越窄了,谁知道东家桂系也不好混。1929年蒋介石兴兵大战桂系,大用金元攻势拉拢策反桂系大将,李宗仁、白崇禧抵挡不住,放弃刚刚在湖北占领的地盘,缩回广西老家。一些桂系将领纷纷投靠于蒋介石门下。
范石生不愿放弃他多年经营起来的老本,只好违心弃桂系而投蒋系。蒋介石得意洋洋,盛气凌人,丝毫不给范石生一点面子。蒋介石下令将第五师改编为第五十一师,范石生的官阶从军长降为师长,军衔也从上将降为少将,真是屈辱至极了。
国民党军早期军衔阶级混乱,早期军衔大得吓人,实际权力却没那么大。蒋介石统一国民党军制后进行了一些改编,把军衔和实际职务统一起来,但大多数原来军衔定的过高的将军都予以保留,上将还是上将,少将还是少将。而对范石生,蒋介石却采取了名实俱降、一降再降的办法,肆意折辱之。
范石生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人不免会问,只不过是当年奚落过一次,蒋介石犯得着记这么大仇吗?其实也不光是当年的旧怨。蒋介石对范石生思想上的倾向也很忌惮,这事跟朱德有密切关系。
1927年朱德藏身于范石生十六军时,曾对范石生大加规劝,劝他不要一直以旧军阀自居,要多学习进步革命理论。在朱德感召之下,范石生读了很多马列主义书籍,像《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等,朱德还给他介绍了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讲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
范石生以前是典型的旧军阀作派,对孙中山很不礼貌,开口闭口叫他大炮。但经过学习,虽然不甚深刻,他也似是而非地感觉到革命理论、信仰信念的重要性,逐渐理解了孙中山领导革命的不易,理解了中共冒着杀身之险搞革命的本源所在。他再也不以绰号称呼孙中山,言必称中山先生。
范石生那句“ 你们未来是会成功的 ”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深思熟虑之下的判断。
范石生还经常要他手下的军官也学习革命理论,说时间一长,你们自然会理解中共的。
范石生的这些变化,都被他的教导团团长丁熙知道了,此人向蒋介石告发私藏朱德之事的同时,也把范石生倾向共产主义的事情一股脑揭发了。
蒋介石一生最好猜忌,他对军阀提防,好歹还能一个锅里吃食,但对中共那是骨子里的敌视,不共戴天。所以说范石生这种表现,直接被蒋介石打入另册,必欲除之而后快。
范石生部队投入蒋系后,蒋介石经常命令五十一师去打桂系,打赢的话就多占一些地盘,打不赢也能让他损失力量。范石生很清楚,这样下去迟早要完蛋。精神上郁闷无助,现实中又找不到依靠,范石生万念俱灰,经常离开部队到上海、南京等地闲居,企图避开那些纷争。
1932年,五十一师被派去进攻鄂豫皖红军,当时范石生离开部队已经久,军中人心涣散,作战失利。蒋介石以此为借口整治五十一师,枪毙了当时主持军务的参谋长丁腾。范石生非常震惊,但又不敢说什么。当年他便向蒋介石提出辞职,彻底离开五十一师。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请求,终于辞去师长之职。蒋介石假惺惺地挽留,并另委以中央军事参议院的闲职。
三、落魄江湖
表面上看,范石生主动交出军权,应该能优游人生、求得善终了,为什么还会被刺杀呢?
范石生还是低估蒋介石的仇恨之心了。
范石生避居于上海、南京时,捡起少年时和伯父学习的中医,为人治病。他的医术极高,很多疑难重症都能药到见效,虽不至于华佗再世,却也逐渐打出一片名气。上海、南京的名流、巨商,纷纷登门求医,后来声名越来越响,连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们都派飞机接他去看病。范石生不无得意地宣称,下半生就要靠这个吃饭了。
谁知蒋介石连这个名气都不许他有,他虽然辞去师长之职,却还是五十一师的精神旗帜。蒋介石一再下令对五十一师进行打击、缩编,范石生每每听说,都是心里一紧。他也明白,蒋介石仍然不放心。范石生于是在庐山上建了一座小房子,搬到那里居住,紧挨着蒋介石常去的住的别墅,以示亲近之意。
蒋介石不领情。照旧对五十一师各种打击,终于到了1935年,几经压制排挤、战争消耗,五十一师残破至极,已无法维持,蒋介石授意时任广东省主席余汉谋,将该师遣散。至此,范石生的军事资本彻底消亡了。
事情到此,似乎可以打个结了吧。人家一个落魄旧军官,闲居在家给人看病,就不要为难了吧。不,蒋介石仍然不肯罢休。
抗战爆发之后,国府西迁重庆,范石生本有意也迁去重庆。蒋介石知其有意,突然劝他说何不返回云南看看。当时云南也聚集了大批从前方迁来的学校、工厂,名人和知识分子很多,洵为滇省数百年来之盛事。
范石生本不愿回。因为当时主政云南的是龙云,当年范石生与唐继尧闹翻时曾与龙云兵戎相见,两人是对头。现在龙云当了省主席,自己却是落魄一医士,回云南岂不正落其手中。蒋介石说,今日抗战为要,龙云想必早已忘却前嫌,你回云南正可辅助他管理军务。
范石生一听也是这个理,便返回昆明,在那里定居下来。
范石生在那里置办了一座小房子,多年落魄生涯,他当军长时攒下的钱财早已花光,此时只能本本分分地行医为生。谁料事情还没完,昆明城中突然有人传言,蒋委员长对龙主席不满意,早晚要请范将军出山主政云南。
这消息一出,范石生真是莫名其妙,天下谁人不知他已经脱离部队数年之久,而且与滇系早已脱钩,如何能与龙云相提并论呢?所以他也不加理会,照旧行医治病。
1939年3月17日,范石生外出给人看病,行至昆明市立医院,突然窜出两人,对准范石生连开数枪,范石生当场身亡。
四、被刺真相
刺杀范石生的两个人是亲兄弟二人,哥哥叫杨维骞,弟弟叫杨维骧,他们被捕后宣称这是为父报仇。
他们的父亲叫杨蓁,当年是朱德和范石生的同学,与范石生也结过义。所谓为父报仇,根本就是假的。朱德听周恩来一说就知道不对劲,他太清楚杨蓁的死因了。
当年杨蓁是范石生的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1925年时有一次作战失利,范石生与杨蓁商议要把部队好好整顿一番。杨蓁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于是到一个团视察并选择在那里切入,严厉地整顿军纪。杨蓁虽然很有本事,但平日里为人过于急躁,对部下刻薄寡恩。他在该团整顿时当众大骂师长徐德,弄得徐德下不来台,该师上下已有怨言。
杨蓁不为已甚,认为这个团军纪不行,便强令该团所有军官在操场上罚跪,让他们在全团士兵面前大大地丢了个脸。
这个团上至团长下至士兵都很愤怒,旧日积累的怨恨一并爆发出来,当晚便发动了哗变,冲到范石生的司令部,疯狂地把杨蓁揪出来痛打。范石生怒而制止,却被哗变士兵强行扣住,要他别管闲事。
杨蓁被打得连连呼救,范石生慑于士兵们的声势不敢作声,可怜杨蓁就这样被打死。
范石生曾亲口告诉过朱德杨蓁的死因,所以朱德一听此事就感觉不对劲。
朱德请周恩来帮助调查一下杨氏兄弟杀范石生的真正死因,周恩来指示云南的党组织进行查访,据那里传回来的消息说,杨氏兄弟行凶根本不是为了报父仇,而是背后有人唆使。
杨氏兄弟被逮捕审讯后,只关了没几年就放了出来,显然有人包庇。至于是谁包庇,有人说是龙云,他害怕范石生夺了他的位置。但龙云也不是出道一天两天了,他焉能以范石生这样的失势之人为对手,又怎么会傻到杀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人损害自己的名声呢?
后来,党的地下组织意外得到一个消息,当年范石生初来昆明,散布他将要取代龙云的消息,源头竟然是青帮的流氓。
青帮是谁的马仔?这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
逻辑链其实到此已经很完整了,阴谋背后的总指使者也呼之欲出。
朱德虽然明白,但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委托云南方面的党组织,一定要照顾好范石生的家人。
有功之臣,横死街头。天下人知其冤而不可申,范石生之悲乎?时代之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