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日均线怎么看?

如题所述

1.从网上下载并安装同花顺到计算机里。

2.打开该股票软件。

3.点开某只股票的K线图。

4.鼠标箭头放在K线图空白处(黑色区域任何点)。

5.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主图指标”,点“选择主图指标”,在“主图指标”对话框中点“MA均线”,修改弹出的4条均线的数字(想设置成几天的均线,就填写阿拉伯数字几即可,如60),最后点“确定”。

6.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指标窗口个数”,点“六个窗口”。

7.然后再在屏幕下方点选上述几种指标即可。

60日均线即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6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60天的平均成本。60均线一般是中长期走势,60日均价是最近两个月的收盘平均价,对个股后期走势有重要意义,很多技术指标已经明了,所以个股如果有效跌破60日均价,大多后市看跌。

中文名:60日均线

外文名:60daymovingaverage

意义:反映了这支股票60天的平均成本

属性:季均线、决策线

应用:股票

作用:根据相关的统计,因为80%~90%的个股走势与大盘的走势高度相关,所以对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有正确判断大盘的走势并在每一轮大的行情中积极操作,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趋势的判断,均线虽然有滞后性,但中期均线对大盘大趋势的反映还是非常清晰,也比较容易把握。投资者有时候在股票软件上设了很多条均线,有时也并非是5日、10日等普通均线。但如果有时一条简单的均线就能说明问题,此时不妨试一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来观察一下大盘的趋势。纵观2004年以来的沪市综指走势图,相比10日、30日、120日等均线,显然60日均线更能清晰地显示出行情大的变化趋势,同时又不过于敏感或过于滞后。这在单边趋势明显的2006~2009年的股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牛市见顶之前,指数只在2006年8月和2007年6~7月间3次短暂跌破60日均线。而2007年11月见顶跌破60日均线后,指数只在2008年1月短暂反弹冲上60日均线,其后在一路跌到1664点的时间里,反弹最多接近但都没有超越过60日均线。本轮上升行情在2009年1月有效站稳60日均线后,一直到8月17日才自高位回落跌穿60日均线。从更长一点的沪市历史来看,股市长期受压在60日均线之下运行,表明市场在弱势盘整或者长期下跌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机会,风险大于收益。

原理:60日均线是明确股价中期反转趋势的,称之为决策线。突破和跌破该均线都是代表一波牛市或熊市的到来,这时候,投资者们到了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了,决策线名字也由此而来。对于指数也适用。

60日均线:当股价在60日均线下方持续震荡之后突破,就是股票买入的时机,一般说来会有一波主升行情。当行情结束以后,股价一般会在60日均线附近出现反弹,当股价跌破60日均线,这时候就必须要出逃了,接下来可能较长时间股票处于震荡低走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在60日平均线以下的个股也有可能会走出上升行情,但是它们往往在60日平均线处会受到强大的压力,并重新进入下跌通道,我们称这种个股行情为反弹行情。反弹行情往往昙花一现。

操作方法:股价在经过较长时间缩量下跌或在低位横盘且运行在60日均线之下,此时介入该股的赢利机会很小,股价一旦突破60日均线且成功站稳在均线之上,突破时如有成交量的有效放大配合且随后5日、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则更好,此时介入该股的获利机会较大,但主力为避免成交量明显放大所吸引的喜欢抄底者的跟风盘,往往会使股价随后出现缩量的缓慢上涨或涨涨跌跌的振荡走势,以此清洗出搏取短线收益的急躁筹码,5日10日均线会出现粘合但始终会平稳运行在60日均线之上,原因是主力的初期建仓成本大致在60日均价附近,主力在低位进一步积蓄做多能量后,在展开壮观的主升浪前会进行最后一次打压股价以洗掉先前介入的较坚决跟风盘,既我们通常所说的“压价逼仓”,请注意成交量这时是明显萎缩的,打压幅度视主力的控盘程度而定,一般在10%—20%之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