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它缺乏哪一系统

如题所述

学生。

凯洛夫师承“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他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也因此,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缺陷和弊端显而易见:其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在这种模式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以语文教学为例,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语文课无非是作者生平、背景介绍、记忆生字词、段落分析与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再好的文章,让语文老师一讲,马上就被肢解成一堆的知识,哪里有语文之美!”现实是,这样的课堂在中国不在少数。

扩展资料

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当学生的答案不是教案中预想的,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提问其它学生,直到满意为止。这种“剧本式”的教学,学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培养不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课改也是如此。进行课改需要大智大勇,更需要信念和良知。大勇来自信念,大智来自良知。其实课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是有没有对教育和自身使命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内心有没有对教育的信念和良知。一场真正有意义的改革来自人们内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洛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4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沿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离不开这一框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当学生的答案不是教案中预想的,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提问其它学生,直到满意为止。这种“剧本式”的教学,学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培养不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实验区教师不断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一般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又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体现“以人为本”。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把数学活动组织得“有序”“有效”,有序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每个活动要有秩序,步骤明确,分工合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另一曾意思是活动之间有层次,逐步递进。有效,就是要有实效,即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请看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陈进老师组织数学活动的片断,怎样使二年级小朋友初步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必然性。

师生谈话:

(1)小朋友们,想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吗?(游戏中停顿一次问学生:你猜老师下一次可能会出什么?还有其它可能吗?)

〔说明〕:从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引入,这是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特点的,使学生体会到在司空见惯的游戏中有可以研究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2小朋友们,(老师举出一枚硬币)这是什么?老师告诉大家在足球赛、排球赛、拔河比赛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裁判员手上拿着一枚硬币往天空一抛,有人知道干什么吗?(给双方队员选场地。)等会儿我们也来玩一玩抛硬币的游戏好吗?

{说明}:教师适时地介绍抛硬币在比赛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1:抛硬币

(1)识别硬币的正反面(投影硬币的正反面)

(2)合作抛硬币

师:老师和大家先来玩一次,我抛,大家猜,猜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

师:大家想来试试对吧!游戏规则是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抛币,一人猜,轮流进行,每抛一次,都要先猜一猜,再看一看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可以找空地进行,游戏开始。

(3)全班交流

师:游戏停止。同学们静下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抛了这么多次,你们看到的硬币哪面朝上?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说硬币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请把硬币收好。(板书:可能 也可能)

{说明}:陈老师组织数学活动是非常注重有序性和有效性。和同学说清楚要进行什么活动,怎样做。首先老师和同学一起做,起到示范的作用,然后同学之间做。每个环节注意有实效,这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必要的,对帮助他们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是非常有好处的。

活动2:摸球

(1)师生摸球

师:同学们在公园里或商场里看到摸球抽奖活动吗?我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吧!老师先跟你们玩一次。我这里有一个空盒,把3个白球和3个黄球放进去。如果我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大家猜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2)学生合作摸球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装着3个白球和3个黄球的纸盒。摸球之前。请听清楚游戏规则:第一,摸的时候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第二,每人连续摸四次,摸出来之前,小组其它成员先猜摸出来是什么颜色的球,再出示给大家看,还要把球放回去,再搅一搅,接着摸第二次。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对了吗?为什么?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抓紧时间,游戏开始。

(3)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摸了怎么多次球。也猜了怎么多次。我想请每次都猜对的同学举手!每次都猜错的同学举手!怎么这么多的同学都没全猜对呢?什么原因呢?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伴听。

{说明}:活动二是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一是抛一个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活动二盒子里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体现了活动的层次性,加深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

〔NextPage〕

活动三:摸奖游戏

师: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摸奖游戏。(盒子里都是白球,没有给学生看)

老师这里有一颗小星星,谁从这个盒子里摸出黄球就获奖,这颗小星星就送给他。看谁最有秩序。(在学生一个一个到前面摸奖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有没有不满情绪)。

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白球)

师:有的同学说穿了老师的把戏了,老师跟同学开了个小玩笑,盒子里放的都是白球,可能不可能摸到黄球?(板书:不可能)

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盒子里可不可能摸出红球?可不可能摸出黑球?可不可能摸出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不可能)

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黄球,从中摸出一个,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肯定、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

{说明}通过摸奖游戏,老师给学生开一个小玩笑,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陈老师通过组织三个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实验、推想等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思考的体验,注意引导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启发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