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不在本地能上小学吗

户口不在本地能上小学吗

可以。

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适龄儿童均需接受教育,特别是现在已真正地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各省各地区的教育部门、物价部门等均已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教育收费政策,特别是教育部门,对少年儿童的学校教育更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对各学校也下发了许多的学校教育的文件。

并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申请方法:

申请入本市中小学校借读的外省市学生,一般应由其家长(监护人)持学生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该生在当地没有监护就学条件的证明材料",(学生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有学籍的,还应持学籍所在学校开具的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和其家长(监护人)在本地居住或暂住证明等,向学生暂住地区管片学校提出申请。


扩展资料

继2014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

日前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包括北京在内的19个重点大城市在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并在2015年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通知》要求建立教育部和19个大城市之间联动工作机制,19个大城市相关工作安排及责任人、联系人名单、详细联系方式须于2014年3月底前报教育部。

教育部的通知明确规定,“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即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接受适龄儿童入学都不得采取考试方式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务教育法

中国政府网-非户籍人口 在城市落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8

户口不在本地能上小学是可以上学校的,但是要提供父母的居住证等相关证件,即可办理入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扩展资料:

以郑州外地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为例。外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持以下证件:

1、郑州市居住证。

2、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3、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

4、父母身份证。

5、《预防接种证》。

6、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

7、河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郑州市区小学入学政策出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4

可以,国家规定,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拥有户口可以就近上学,外来工作人员子女可由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学位。

1、可将户口迁到当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拥有60平方以上房产即可以落户。拥有房产后建议将户口迁到当地,享受就近入学待遇。

2、可与相关学校联系。如只拥有房产证,可与房产证当地义务教育学校联系,在尚有学位的前提下,有接收就近入学可能。

扩展资料

北京市就近入学政策。

北京市“小升初”仍然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少的家长提出疑问:就近入学原则怎么理解?与居住地仅一墙之隔的某知名中学为啥就不招我家的孩子?

“按照市教委多年来小学升初中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可在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或相关证明)就近入学。”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就近入学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

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按照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肯定会公布,市教委要求区县教委文件中必须公布学校招生范围,但这个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确实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近入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0

户口不在本地能上小学。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扩展资料

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这些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这些规定,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其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权利的义务和责任。就近入学的政策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教育的公平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务教育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06

可以

《义务教育法》规定,户口不在本地作为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上小学。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现在的小学阶段是不用交学费的(个别地区的私立学校除外)。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收取学费的,但是有一定的学杂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扩展资料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