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道有关南极的什么知识吗说一说

如题所述

一、南极
南极洲包括了南极大陆和及周围的岛屿,总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10%.不算南极周围的岛屿,南极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公里.南极洲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它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2000公里.
南极最冷的月份是在7月,它的季节与我国季节相反.在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为-30度左右,在南极大陆周围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7摄氏度,冬季气温一般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
前苏联考察队1983年7月在大陆中心区海拔3000米的东方站测得最低温度为-89.3摄氏度,可见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这是目前全球所测到气温最低的记录.
南极大陆98%的陆地常年被冰雪所覆盖,平均厚度为2450米,最大厚度达4750米.南极的淡水总储量是地球的72%,如果南极的冰盖全部融化,整个地球的海平面将平均升高60米,沿海的许多城市会被淹没.如北京、上海、青岛等.
二、我国在南极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是以中国的万里长城命名.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得乔治王岛.地理坐标是: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3秒,距北京17501.9公里.长城站现有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包括了主楼、宿舍栋、发电栋,科研栋、文体医疗栋、气象栋、油库、污水处理站、仓库、直升机停机坪.
长城站夏季可容纳50人左右进行考察活动,在冬季可容纳20人左右.
长城站的科学考察主要是海洋生物、地质、高空物理、地磁、气象、GPS联测等.
站上的娱乐生活主要有乒乓球、台球、卡拉OK和一些体育设施.
长城站地处乔治王岛,在岛上有9个国家建立了考察基地.
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位于东南极大陆拉兹曼丘陵地区.地理坐标: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北京12553.1公里.
是1989年建成的,站上现有建筑物有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文体栋及发电栋、车库、油罐等,总面积2700m,科考小房有高层物理观测室、GPS观测室、地磁室、固体潮观测室、天文臭氧观测室等.进行全年常规观测项目有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固体潮、臭氧和GPS联测等.夏季还进行生物、地质、冰川和人体医学等观测.夏季考察队员50~60人,越冬20~25人不等.鉴于原建筑物陈旧,2001年夏季又增建了2层960m的综合楼,它的建成大大改善了中山站的生活、工作和住宿条件.
中山站是内陆考察的基地.为了深入内陆考察,站上备有大型240雪上车3辆,170型雪上车1辆,还有供站上使用的小型150雪上车1辆.
中山站的气候比长城站恶劣很多,由于它离冰盖近受下降风的影响大,最大风速达50,极昼时间54天,极夜时间58天(根据年分略有差别),最低气温 .
到目前为止,有27个国家在南极建站,共有150多个科学考察站.
三、南极生物
(一)企鹅
对于企鹅,我想同学们可能就会联想到冰天雪地的南极世界.企鹅属于鸟类,是唯一不能飞的潜水性海鸟.现南极极其周围海域生活着8个种类的企鹅.企鹅在海里游泳的速度可达20-30公里,在海里跳出海面2米多高.
企鹅的特征背是黑色,腹部是白色的.我们在南极常见到的企鹅有:帝企鹅、阿德雷企鹅、帽带企鹅、金图企鹅、
1、帝企鹅(皇帝企鹅).帝企鹅是企鹅中最大的一种,它最能适应寒冷的鸟类,体高120厘米(1.2米),体重25~30kg,(在长城站见不到,中山站可以见到),在冬季繁殖.帝企鹅每年每次产蛋一次,只产一枚,不作巢.它在冰上繁殖后代,一般在5月份产蛋,雄企鹅绝食约3-4个月.雄企鹅把卵放在脚上,在足和足间叫抱卵囊,把卵抱入没有羽毛红色多血管皮肤的地方,一声不响专心地保温,即使气温下降到-50℃,风速达30m/s的地吹雪多次袭击,卵保持32℃~38℃.
从产卵到抱卵的3、4个月间,雄企鹅仅用皮下厚厚的脂肪维持生命.体重减少了30~35%左右.8月中旬卵孵化雌企鹅也回来了.雏鸟乘在父母的足上生活着,到羽毛丰满的幼鸟,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父母继续供给食饵.到了夏季雏鸟也独自来往,去北方的海,在海上生活到3月.
2、阿德雷企鹅 分布最广,生活在南极大陆全域,它的体高和身重比帝企鹅小多了,高大约50厘米,体重只有6公斤,企鹅每次产蛋2个,它的繁殖期是每年的10月下旬,阿德雷企鹅在南极大陆周围和岛屿的露岩集团式的筑巢,养育子女.这个集团巢叫企鹅巢.
企鹅巢在露岩上集中小石子,因小石子少企鹅之间将发生激烈争夺.企鹅巢和巢间隔狭窄的不到1m,作巢时从邻旁的巢偷来的也不少,拙笨的夫妻去找石块期间,自己集中的石块全部被偷走也是常有的事.若离巢10几分钟有可能几十块石块丢掉了,让你见到了自然界为了生存激烈竞争的见证.
这个小石巢可让卵安定,起到不被雪化水冲走的作用.11月中旬生卵.1~2天生下两个卵,雄的开始抱卵,雌企鹅将100km左右北面的海作为目的地,在北面的海里吃得足够饱,雌企鹅两周后与雄企鹅交替.雄企鹅一边改变着卵的方向一面一声不响地抱卵.因没有食饵,要绝食40~50天.
企鹅一般孵卵期在2个月左右.当雌企鹅产蛋后,就完成了任务,远走寻找食物去了,把孵蛋的任务交给了雄企鹅,雄企鹅一动不动,忍受饥饿,冒着严寒,专心孵蛋.当小企鹅孵出来后,雄企鹅便骨瘦如柴,筋疲力尽,这时雌企鹅便本能地返回来,同雄企鹅轮流抚养.企鹅的爸爸和妈妈相互到海里寻找食物,回来后又将未消化的磷虾吐出来,喂小企鹅.雏鸟是灰色的羽毛,从1月下旬到2月脱换,变成同父母一样黑色的背白色的腹.从2月末到3月企鹅们回归北方的冰缘.
帽带企鹅 颚上带有一条黑线.多出现在南极半岛为中心的斯科舍海,是海洋性企鹅.
金图企鹅 眼与眼之间有三角形的斑,在南极半岛为中心的南大样岛上繁殖.
(二)南极海豹
生活在南极地区有5种海豹:豹海豹、食蟹海豹、威德尔海豹、罗斯海豹和象海豹.世界上的海豹个体数约60%生长在南极海,这是因食用磷虾的食蟹海豹多.食蟹海豹的齿像锯一样呈锯齿状,象鲸鱼用须过滤磷虾一样,用齿过滤食用.象海豹、罗斯海豹、威德尔海豹潜到100-1500米深的水下捕食鱼和墨鱼.
海豹属哺类动物.个头最大的海豹是象海豹,公的象海豹体长4-6米,体重2-3.6吨,母的小于雄性,体重约是雄海豹的一半.
豹海豹体长3.5米-4米,体重达450公斤,它有一张很大的嘴,属于凶猛类,有袭击企鹅和海鸟的习性,多捕鱼食用.
罗斯海豹只能在罗斯海和威德尔海才能见到,一般体长在2米左右,体重约180-200公斤.是属小型海豹.罗斯海豹总数在2万只,是南极海豹中最少的一种.雄性体长3m,雌性2.5m.
食蟹海豹广泛分布在从大陆周围到浮冰带,和它的名字不同,它以捕食磷虾为生.体长2.6m,体重250kg,估计有200~500万只.
在南极除海豹外,海驴科的海狗也很多,公的体长2米,体重150公斤左右,母的体长1.5米,体重50公斤.它主要食用磷虾.
威德尔海豹体长3米,体重最大的也能达400公斤.体长3m,体重450kg,雄性比雌性大,身体背部是均一的黑茶色,从侧面到腹部在茶色上分布着白和黑的条纹状的斑点.以食鱼为主,也吃墨鱼、磷虾,潜水能力强,可潜到180m以下,在水中可长达70分钟.
(三)南极磷虾 在南极海生活有7种磷虾,最大型而且生物量占绝对多数的是南极磷虾.因为有大量成群分布的磷虾,是海豹类、企鹅类、鱼类、墨鱼类等在南极海生活的主要食饵.所以南极磷虾在南极海生态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生物.
磷虾,南极磷虾个体不大,体长一般在6-8厘米,体长5~6cm,体重6克.据估计在南极海磷虾总量约10亿吨的生物量.南极磷虾含有50%左右的蛋白质,大约10只磷虾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00克烤肉的营养价值,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磷虾都有.如果每年捕捞7000万吨磷虾,就能为世界1/3的人口提供所需的蛋白质.磷虾将来不仅作为人类的蛋白质,而且可作为监视地球环境变化的指标.
(四)南极海鸟
南极有贼鸥、巨海燕、雪燕等
(五)极光
在漆黑的夜晚,南北极高纬度地区突然会出现红色的、绿色的、黄色或紫色的光带,其美丽多姿、 形状千姿百态,有带状、弧状、火焰状,其运动时快时慢,构成了一支光的交响乐.
极光为什么会出现在南北极的极地上空,是因为地球两端是地球磁场的两个磁极,当太阳放射出来的大量的带电微粒射向地球时,受地球两端南北极磁极的吸引,纷纷向两极地区运转,所以,极光就集中在南北极地区.
太阳放射出大量的质子和带电微粒,高速度的射向地球的高空大气层,同大气层稀薄气体中的原子和分子进行激烈碰,便激发出各种颜色发出各种各样特有的光,极光出现的下缘高度一般在离地面100公里左右,
极光作为一种光学现象,现已为人们亲眼所见并对它进行了长期研究,极光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电磁现象.有关极光的形状和运动的变化等的物理过程至今仍有很多方面不太了解,现在科学家们正进一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虽然南极洲是如今唯一一片还没有人定居的大陆,不过随着勘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南极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奥德修斯号本期话题,6个关于南极洲的“冷”知识。

第2个回答  2017-03-17
概况
名称:南极洲(Antarctica)。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
面积: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南极点。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地理常识:在南极点不管向哪面走都是向北方。
居民: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简史: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船长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自然环境
南极洲大陆海岸线长约24700千米。
边缘海与岛屿 南极洲边缘海有属于南太平洋的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属于南大西洋的威德尔海等。主要岛屿有奥克兰群岛、布韦岛、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阿德莱德岛、亚历山大岛、彼得一世岛、南乔治亚岛、爱德华王子群岛、南桑威奇群岛。
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南极大陆共有两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骗岛上的欺骗岛火山和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译埃拉波斯火山)。欺骗岛火山在1969年2月曾经喷发过,使设在那里的科学考察站顷刻间化为灰烬,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此心有余悸。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季节与昼夜 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南磁极与难达之极 南磁极即地磁的南极,1985年南磁极的位置约为东经139° 24′,南纬65°36′。“难达之极”是约以南纬82°和东经55°-60°为中心的高地,由于地势高峻,成为大陆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线,是难于接近或到达的地区。

自然资源
矿物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铜、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如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查尔斯王子山发现巨大铁矿带,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根据南极洲有大煤田的事实,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于温暖的纬度地带,才能有茂密森林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煤田,后来经过长途漂移,才来到现今的位置。
生物
南极洲腹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那里仅有的生物就是一些简单的植物和一两种昆虫。但是,海洋里却充满了生机,那里有海藻、珊瑚、海星和海绵,大海里还有许许多多叫做磷虾的微小生物,磷虾为南极洲众多的鱼类、海鸟、海豹、企鹅以及鲸提供了食物来源。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夏天,企鹅常聚集在沿海一带,构成有代表性的南极景象。海兽主要有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大陆周围的海洋,鲸成群,为世界重要的捕鲸区。由于捕杀过甚,鲸的数量大为减少,海豹等海兽也几乎绝迹。南极附近的海洋中还有极多营养丰富的小磷虾。南极周围海洋中还盛产磷虾,估计年捕获量可达10.5亿吨,可供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
水资源
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
根据近30多年在南极进行地球物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依据板块构造理论对有亲缘板块拼接的结果证实,南极洲存在着丰富的煤、铁、石油与天然气。煤资源主要存在于南极横断山脉,为二叠纪煤,贮相较浅,煤块呈凹凸状。铁矿贮存于东南极的因德比地到威尔科斯地之间的地区,但是最大的铁矿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其范围绵延数十千米 ,此外,南极洲还有金、银、铂、铬、锡、铅等多种金属矿藏。
南极洲原是古冈瓦那大陆的核心部分。大约在1.85亿年前古冈瓦那大陆先后分裂为非洲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澳洲板块并相继与之脱离。大约在1.35亿年前非洲南美板块一分为二,形成了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大约在5500万年前澳洲板块最后从古冈瓦那大陆上断裂下来飘然北上,于是只剩下了南极洲。东南极与西南极在地质上截然不同。东南极是一个古老的地盾,距今约30亿年。而西南极是由若干板块组成,在地质年龄上远比东南极年轻。

发现经过
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72~1775年英国库克船长历时3年8个月,航行97000千米、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极圈 ,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
1819年沙俄派别林斯高晋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53′、西经82°19′和南纬 68°43′、西经73°10′发现了两个岛。1823年2月英国人威德尔南下到南纬74°15′ , 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国迪尔维尔曾力图超过威德尔创造高纬度纪录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1840年1月19日发现的岛屿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为迪尔维尔海,后人还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企鹅,即阿德雷企鹅。随后,英国的罗斯于1841年驶入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罗斯湾,,但他为冰障所阻无法到达他预测的南磁极——南纬75°30′、东经154°。1908年英国的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 ,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1909年莫森、戴维斯和麦凯首次到达当时为南纬72°24′,东经155°18′的南磁极。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
从1772年库克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尽管时间短暂,但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险英雄。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英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中期,人类在 南极探险逐渐用机械设备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国的威尔金驾机飞越南极半岛,1929年美国人伯德驾机飞越南极点,同年另一美国人艾尔斯沃斯驾机从南极半岛顶端飞至罗斯冰架。飞机在南极探险方面为人类宏观正确地认识南极大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机械化时代。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起至今,众多的科学家涌往南极,他们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科学考察时代。

南极考察
国际活动
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
我国与南极
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南极探险
1820年前后,一些猎取海豹的猎人来到南极洲,他们可能就是最早到达南极的人。1895年,比利时的几位探险家在冰原上度过了一个冬季。1901年,罗伯特·斯科特率领英国探险队前往南极,但是没有成功。1911年11月,挪威探险家罗德·阿蒙森成为到达南极的第一人。此后不久,斯科特也带领探险队到达南极。但不幸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在归途中全部遇难。

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从1908~1941年,共有7个国家先后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 。1908年英国首先宣布对西经20°~50°、南纬50°以南和西经50°~80°、南纬58°以南包括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块及其水域拥有主权 ;1923年英国又对从东经160°到西经150°、南纬60°以南的罗斯扇形地区提出领土要求并委托新西兰总督管理,这也是新西兰所要求的那块扇形大陆。实际上英国当时的真正企图是要将整个南极大陆纳入其版图。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亚人莫森率领的英、澳、新西兰联合考察队对上述地区进行了考察。接着,英国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亚对南纬60°以南、东经45°~136°和东经142°~160°相当于南极大陆40%的65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水域提出了领土要求。
法国以他们的探险者最早发现阿德雷沿岸为由于1924年对东经136°~142°、南纬67°以南的一块狭长地域提出领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并将这块地域延伸到极点和南纬60°。
1938年德国派测绘船对毛德皇后地一带进行闪电式考察,在6天半时间内用飞机对毛德皇后地 60 万平方千米的地区进行了航空调查与拍照,并每隔25千米空投一颗曲十字金属标记物。挪威在1939年4月也声明对东经45°至西经20°之间的地域拥有主权,但既没向南延伸到极点,也没有规定其北部边界的纬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舰艇以凯尔盖朗岛为基地在西南极水域时常出没拦劫商船和捕鲸船,从而突出了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之间德雷克海峡的军事意义。为此,智利在1940年宣布对西经53°~90°之间 、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阿根廷于1941年宣布对西经25°~74°、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他们的依据是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地质上的亲缘关系、有效占领理论以及西班牙原来所宣称的对南极领土要求的继承。英国 、智利 、阿根廷3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区相重叠,致使3国之间发生争论。英国于1947年和1955年为此上诉国际法院,但智利、阿根廷认为南极半岛是他们的领土,拒绝由国际法院审理。美国自30年代末开始,为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作准备 。1939年罗斯福总统即明确指示美国当时进行南极考察的人员在南极多设置一些美国标记物。伯德在其第三次考察时在无人要求的玛丽·伯德地两侧各建了一个站。美国在1945~1947年间进行了代号为跃进的大规模考察,并在1948年邀请英、法、挪威、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阿根廷7国共同商讨南极问题,提出由8国共管或由联合国托管。但与会国中有6国坚持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会议无任何结果。
上述8国的活动引起了苏联的关注。1950年6月8日苏联照会上述8国政府,表示不承认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不承认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南极的任何决定。前苏的坚决立场以及俄早期探险者(如别林斯高晋)在南极考察史中所占有的地位,使美、英等8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南极领土纷争的途径。
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新西兰7国已对83%的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要求。其中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挪威4国互相承认各自的领土要求,阿根廷、智利、英国3国要求的领土互相重叠,各方坚持各自的主权要求,互不承认他方的主权要求;美、苏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同时保留他们自己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由于对领土要求的纷争,致使南极大陆成了多种矛盾的焦点。这些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制定一个多边条约以缓解各种矛盾与纷争。1959年12月1日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苏联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体系

《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 , 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它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协商国决策重大事务的实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极条约的例会和各协商国对南极的自由视察权。中国于1985年5月9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南极条约》有40个成员国,其中26国为协商国,14国为非协商国。
继《南极条约》之后 ,协商国又于1964 、1972 、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1988 年6月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 年 10 月在马德里通过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公约以及历次协商国通过140余项建议措施 , 统称为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在马德里通过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中第25条规定,自议定书生效之日起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活动,从而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为全面保护南极、科学地认识南极奠定了基石。
1991年10月在波恩举行的第十六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通过了13项建议备忘录并发表了南极条约30周年宣言,重申《南极条约》的宗旨与原则:“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与目标。”宣言建议1991~2000年为国际南极合作10年。
南极条约组织非联合国机构。在1983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马来西亚等国提出将南极问题列入联大议程,主张南极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由联合国管理,但遭到南极条约协商国的一致抵制,因此尽管南极问题自1983年以后一直列在联大议程内,但未取得进展。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简称SCAR,隶属国际科联,是专门组织、协调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性学术组织。SCAR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以促进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国之间及其它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大会期间还举行生物、地质、冰川、气象、高空大气物理、大地测量与制图、人体生理医学等学科的分组学术讨论会和南大洋生态与生物资源、海豹等方面的专家组会议 。SCAR 自 1958 年成立至今召开过 21 次会议。1991年 SCAR 在德国不来梅举行大规模的南极科学大会 ,回顾、总结了30年来在南极研究方面各重大学科取得的进展 。SCAR最重大的研究课题是“南极在全球地圈 - 生物圈计划中的作用”。SCAR 现有21个正式成员国和7个非正式成员国 。中国在1986 年6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并参加了第十九届 以后的 各届会议 。 中国也成立了与 国际SCAR相对应的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统一协调全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为该委员会主任 。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董兆干在第二十一届SCAR会议上当选为副主席。
中国从1980年起派科学家到外国南极考察站同外国科学家一起开展南极科学研究,并于1985 年 2月20日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南纬62°13′、西经58°58′)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后又在1988年底选定南极大陆另一端的达拉斯曼地区南 纬 69°22′、东经 76°22′处建立了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从 1984 年起,中国已多次派出了考察队 。自第五次起 ,考察队兵分两路,一路奔向长城站,一路奔向中山站。中国在两个站上进行的主要考察项目有:地球物理、生物、地质、冰川、环境、气象、高空大气物理、人体生理医学等 。1989年7月27日,由中、法、美、苏、英、日6国各1名队员组成的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探险队从南极半岛出发,沿着过南极点、东方站最后到达和平站的最长路线,开始了仅靠狗拉雪橇和滑雪板横穿南极大陆的征途,历时219天,行程5986千米,1989年12月11日经过南极点时曾发表《南极宣言》,1990 年 3月3日国际横穿南极探险队胜利到达终点。

地理分区
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
东南极洲
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包括:
利奥波德海岸
凯尔德海岸
科茨地
玛塔皇太子妃地
毛德皇后地
阿斯特里德公主地
朗希尔德公主地
奥拉夫太子地
恩德比地
肯普地
麦克罗伯逊地
伊丽莎白公主地
威廉二世地
玛丽皇后地
诺克斯地
威尔克斯地
阿德莱德地
乔治五世地
维多利亚地
罗斯陆缘冰
南极高原
第3个回答  2016-11-29
你知道有关南极的哪些知识?说一说